如何玩过家家游戏?
- 根据孩子们要玩的过家家内容来布置场地。
- 开始角色扮演,过家家的规则是动态的,游戏过程中因扮演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则,参与人数两人以上,玩过家家时,几名儿童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游戏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大人过日子,如做饭、洗衣服、买菜等,游戏的道具,大多都是用手边就能找到的一些东西来代替,比如大人们不用的破布片,他们手里的布娃娃,路边的花花草草等。
“娶媳妇”:由一名男孩扮演“新郎”,一名女孩扮演“新娘”,模仿婚嫁仪式。“骑马打仗”:多由男孩玩,由几名儿童扮“马”,骑在“马”上的男孩相互推、拉、扯、打,最后从“马”背上掉下来或者“马倒”下的为输。
拿几块砖搭成灶台,从池塘里舀来的水是炒菜用的“油”,随处挖来的泥土就是“大米”,随地捡来的碎砖碎瓦做“盘子”,兴致来了,还会跑到小店买几根火柴,装模作样地点火,煞有介事地在地上画好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还要先摘些花草把“卧室”布置一番,我们在塑料袋中装进小石子,用木棍挑起来点缀上小花,就是卧室里的漂亮的灯,楼与楼之间凹进去的地方有一条条陷下去的排水管,那儿成了储藏室,捡来的各种“宝贝”就藏在那里。
“家里”的家具、摆设一般只具有象征和虚拟的意义,可能两块破砖头拼在一起就是桌子,如果有个洋娃娃,简直是很豪华了,如果没有,小板凳也可以假装是宝宝,可以拖着它逛街,对着宝宝念念有词,说些“宝宝,妈妈领你逛街街”之类的甜言蜜语,自制娃娃,把一个小布头儿卷起来之后对折,然后用棉线扎紧,就略具人形,就把这个“小孩儿”放在空的火柴盒里,小孩儿有铺有盖有枕头。
在游戏中,孩子们会尽情发挥想象,将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各种事物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孩子们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