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座头鲸,它与神话中的鲲有什么关系?
我曾一度认为座头鲸与鲲之间存在某种神秘联系,甚至有人将其视为鲲的原型,经过深入研究和对比,我发现这一观点并不成立。 在古代文献中,“鲸”最初是指一种巨大的海洋生物,而非现代所理解的鲸鱼,据《东都赋》记载:“于是发鲸鱼,铿华钟。”当时的人们将鲸鱼比喻成钟锤形状的大鱼,随着时间推移,鲸鱼逐渐演变成一种专门用来敲击乐器的动物,如钟、磬等,到了汉代,班固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对鲸鱼的定义进行了明确: 2. 《说文解字》:班固去世后不久,陆贾等人编撰了《说文解字》,在此书中鲸鱼被定义为“海大鱼”。
随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鲸鱼的认知发生了变化。“鲲”这个概念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但其具体含义不明确,到了西汉末年,《列子·汤问》中首次提到“鲲”,且描述了它的巨大体型,虽然这与《逍遥游》中的“鲲鹏”的形象有些相似,但两者显然不是同一种生物。
《说文解字》中对鲲的定义是“凡鱼之子”,这意味着它可能是所有鱼类的后代之一,而不是特定种类的鱼,从《玉篇》的释义来看,鲲同样可以指“大鱼”,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是同一物种。
座头鲸并非鲲的原型,相反,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来推测,古人对于鲸鱼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对其的了解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