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网络游戏是否真的等同于电子毒品?

网络游戏是否真的等同于电子毒品?

misa2 05-05 1次浏览 0条评论

谢谢小悟空的邀请!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很多人不知道,游戏成瘾也属于非物质成瘾,等同于赌博成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编纂到国际诊断指南的ICD-11中,预计今年6月的世界卫生大会之后就会对外公布。

有人说:“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就是电子毒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游戏障碍:

  1. 把游戏放在第一位。
  2. 即使发生问题也会继续玩游戏。
  3. 在个人、家庭、社会、学习、工作等方面发生重大问题。

诊断所需的“行为持续时间”至少为12个月,由于青少年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有以上所有症状,尤其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如此,游戏明显凌驾于正常生活,就算持续时间较少也会被定性为网瘾,其中要除外以游戏为职业的人员,因为现在很多游戏产业催生了新兴的职业,比如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网络游戏主播,这些人虽然从事游戏行业,但不应包含在上述范围之内。

作为一名医生,从医学的角度可以发现很多游戏成瘾与赌博成瘾类似,两者都不是精神活性物质,但却都能达到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部分社会功能,它们对于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对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深远的影响,使得人的生活从此偏离正常的轨道。

有人说:“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就是电子毒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游戏成瘾问题是全球性的新兴社会问题,也是新时代的新兴问题,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已高达1489亿人民币,占全球游戏市场的三分之一,世卫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游戏障碍的流行率为0.7%-27.5%,亚洲最高,男性、青少年居多,而在我国,游戏成瘾检出率在2.4%-6.44%,十个省份调查中,3.2%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

过度游戏的危害是全面的,如:

  1. 躯体方面:昼夜节律紊乱,脱水,营养不良。
  2. 精神方面:易激惹、冲动、失控;焦虑抑郁;内疚、无助、罪恶。
  3. 社会功能:重要关系丧失,学习职能、成绩下降,职业技能受损。
  4. 认知功能:记忆力、控制力、风险决策能力。

游戏障碍的行为模式也能导致显著的人格、家庭、社交、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中的职能损伤,很多青少年即使知道自己过度游戏的行为有害也会继续游戏直至成瘾,一般成瘾的过程是:危害性使用——有害性使用——成瘾。

有人说:“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来说就是电子毒品”,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讲,游戏成瘾这种新兴的非物质成瘾同毒品造成的精神活性物质成瘾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在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中,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可能未来会有更多的网瘾少年走进我的医院。

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所有对游戏成瘾有疑问的人,如果你还有什么关于游戏成瘾的问题,也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游戏成瘾网络依赖性
功夫熊猫回合制手游有哪些亮点? 舟山游戏大厅中的定海麻将游戏具体规则是什么?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