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囚徒困境背后的道德与理性冲突

囚徒困境背后的道德与理性冲突

misa2 04-03 6次浏览 0条评论

“囚徒困境”的内在根源是什么?

先来说说什么是囚徒困境: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1)认罪并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对方判决10年自己无罪释放。

2)或者拒不认罪(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双方被判决5年。

3)共同认罪,判决10年。按照牌面上说,双方拒不认罪是最好的。但由于双方都无法保证对方不会指证自己,所以都会选择认罪并指证对方。其内在根源就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对于个人而言,好像最理性的做法是供出对方,自己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是难保对方不供出自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双方保持沉默,那么两人共同获刑最少。只是,在信息不能流通的情况下,个人理性会分析,假设自己保持沉默,1)如果对方出卖自己,那么对方可以自由,自己要坐10年牢;2)如果对方也保持沉默,大家各坐5年牢。而假设自己认罪并供出对方,1)对方出卖自己,那么双方都坐10年牢;2)对方保持沉默,自己可以自由。最差的结果是坐10年牢,无论自己是否保持沉默,最差的结果都是一定的。而自己先出卖对方,那么自己就可以自由了。基于这种考虑,人都会自作聪明地选择背叛对方。那么就会出现基体非理性了。详细可参考:

为什么两个囚徒一定会选择背叛对方而不是沉默?

这个是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假设吗?即两个罪犯甲乙,被抓住后隔离审判,如果都不承认犯罪则各判处一年除罪责,如果承认则各判处八年,如果一方承认另一方不承认则承认犯罪的释放,不承认的判处十年。在这种情况下,最优的选择就是两个都不承认犯罪,但是往往事实是两个都承认犯罪,选择此优。之所以会除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每个囚徒的两种选择,坦白和抵赖,坦白的情况下,不管另一人的选择是什么,都对自己最有利,这样就都选择了承认犯罪,这就是人性,选择对自己有利,而不是总体状况的结果最优。

孤立的决策理性与伦理
第五人格中不同角色之间的CP组合有哪些? 如何获取第五人格中的皮肤兑换码?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