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机器人在第四次机器人大战中表现最出色?
真古兰修!只能通过修改器改出来的!
由原来的古兰修直接进化而来,拥有了真正的破坏神的力量。

“缩退炮”在这台机体上已经完成了,在第四次机器人大战的隐蔽关里面,这个武器的攻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19400(即使后来版权改编时使用无限力的最高攻击武器“伊甸炮”的实际攻击力也不过 15000,而且在当时的机战里账面攻击力一般是不高的),可以说是打谁秒谁。
超级机器人大战 T vs 超级机器人大战 V vs 超级机器人大战 X,哪个更好玩呢?
如果经费有限,只入手一款该选哪个?
建议玩机战 T:
从《机战 V》到《机战 X》,再到本作的《机战 T》,步入 PS4 时代的游戏版权作在新参战作品的选择上似乎有一定延续性,基本上就是主打战舰的作品、情怀作品,再搭配一两部近年来的新作品。
《机战 T》本次的战舰担当,无限轨道 SSX》,继承了《机战 V》的《宇宙战舰大和号》和《机战 X》的《蓝宝石之谜》,阿尔卡迪亚号与前两作的大和号和新鹦鹉螺号一样,可谓是整部作品最强的战舰,力大皮厚,如果增加战舰的移动力的话,几乎可以放到地图正中央吸引火力并稳定输出。
而情怀作品,则是《星际牛仔》和《魔法骑士》,说实话,在游戏公布之前,恐怕谁也无法想到这两部作品会加入到《机战》中。《星际牛仔》除了几个“小飞机”之外没有什么典型的萝卜元素,《魔法骑士》更是出自少女漫画组合 Clamp 之手,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其萝卜元素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就《机战 T》《星际牛仔》恐怕是所有新参作品,甚至是整个游戏的战斗动画担当。《星际牛仔》的剧情虽然不多,但斯派克和他的团队们插科打诨的能力可谓一绝,在另一个新参《乐园追放》的剧情中,片中的柯基犬艾因还卖了一次萌,让粉丝喜出望外,更别提原作中菅野洋子负责的爵士风格 OST,对于提升整个游戏的格调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魔法骑士》两季动画内容更是几乎贯穿了整个《机战 T》的主线剧情,其战斗动画虽然不如《星际牛仔》一般良心,但也算是整个游戏的中上游水准。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魔法骑士》的三个女主角的能力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战斗定位稍显鸡肋,但《机战》系列第一次加入带有萝卜元素的少女向作品,可以说是系列的一大进步,值得鼓励。
新作方面,一个是东映的《乐园追放》,另一个是“旧瓶装新酒”的《魔神 Z》剧场版,后者在游戏发售前还在国内上映过,前者剧情比重并不大,中期就收线了,战斗动画也一般,音乐不是原作音乐(可能是版权原因),但是毕竟有钉宫理惠,谁不喜欢钉宫呢?后者则是在剧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柳濑敬之所负责的机设,尤其是裂甲设计得到了很好的还原。
新参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而好久不见的《枪与剑》和《高达 G》的回归可能更具有话题性,这两部作品的参战机体战斗动画全部重绘,《枪与剑》更是还有原作动画插入,高达 G》只表现了多蒙换乘神高达后的故事,剧情并不完整,在前期宣传的时候就引起了部分粉丝的不满。
本作的参战作品兼顾诚意和情怀,为玩家提供了购入作品的契机,但问题仍然存在,本作除了《魔神 Z》剧场版之外,没有一个近几年的萝卜动画新作,这是机器人动画产量减少的结果,而作为一个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作品,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下去。
《机战 V》的主角是军人,《机战 X》发生在一个魔法的世界,而本作的《机战 T》则是以公司来展开原创剧情,如果玩家选女主,就可以看到角色介绍里,女主有着爱财的设定。
游戏的原创剧情可以说是这三代最良心的,原创人物多(西E田老湿,您辛苦了,好孩子不要搜索这个名字哦!),战斗动画中这些人物悉数登场,游戏中还交代了不少设定,并填了前几作的坑。
本作主线剧情的融合也比以前更为高明,比起《机战 X》爬塔又穿越这样的违和感十足的设计,本作显得更为自然,本作将所有参战作品设定为发生于同一世界,并没有乱七八糟的穿越,所有人的行动准则就是“动机驱动”,有统一价值观的人在一起行动、互动,分支路线就体现了这一点,基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走一同一个路线,军人和军人结伴,走一个路线;而那边赏金猎人和赏金猎人一起走,我还真担心过这两拨人待久了,没准会打起来。
除了原创和主线剧情外,游戏作品间的互动也顺滑和合理了很多。《飞跃巅峰》与《魔神 Z》、《勇者王 GGG》的联动非常多,前期的剧情中法子被隐退的甲儿训练,后面钢巴斯塔的合体就是法子被甲儿、铁也和狮子王凯所激励的勇气而促成。《星际牛仔》插科打诨的能力极强,这边斯派克调戏《无限轨道》的主角,那边柯基戏耍了《乐园追放》的黑幕。
由此可见,这次《机战 T》有着 PS4 版三部作权作中的最强剧情和最强互动,比起此前的两部“生搬硬套”的状态进步了许多。
《机战》系列一直被人诟病的问题是素材的重复利用,《机战 T》这次也没有多少改观,本作中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游戏的地图,如果不仔细看机体的区别,有些地图真是让人怀疑自己玩的究竟是《机战》新版权作的哪部作品,点名批评“火星”那个图,真的看腻了。
游戏中的战斗动画也有不少重复利用的,高达 Z》《逆袭的夏亚》《丹拜因》中登场的机体,很多都是上两部作品的再利用(现在看依旧很出色),而连续参战三次的《勇者特急》,也几乎是照搬,不过考虑到其战斗动画比较新,还算可以理解。
机战 T》中也有非常出色的新动画,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星际牛仔》,我从拿到机体到通关,从来没跳过,无论是插入 OP 的镜头,还是抛弃机战传统的左右横移式镜头,变为纵深透视的战斗动画,都能让其在整个《机战》的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魔法骑士》也是如此,一方面还原了原作,一方面三个机体各有各的特色,火之魔神强调力量,水之魔神强调角色的优美,风之魔神强调流动,其中风之魔神流体作画堪称机战一绝。
《高达 G》整体表现更突出致敬原作,插入大量的人物动画(当然我个人对阿莲比的人物绘制很不满意),其中最为亮眼的是恶魔高达,原创机体战斗动画的表现也很丰富,但整体上,还稍逊《机战 V》主角机一筹,但副主角的“凶鸟”倒是可圈可点。
本作召唤系武装的安排也很出色,它不像以往的作品刺激到粉丝,并没有出现当年阿斯兰是基拉的“召唤兽”这种啼笑皆非的情况。《星际牛仔》虽然始终就一个小飞机参战,但斯派克的损友们所在的小飞机都变成了“召唤兽”,随着剧情的推进,每加入一个伙伴,就多一种武器,免去了“反正这么多小飞机加进来,你们玩家最多也就上一个剑鱼吧”的苦恼。
**令人遗憾的内容也不少,本作比较差的战斗动画,像真盖塔龙,已经被国内粉丝吐槽个遍。《勇者王 GGG》的机体也是一个比一个惨,“Star GGG”丝毫没有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