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成长档案亲子游戏怎样写

成长档案亲子游戏怎样写

misa2 05-16 2次浏览 0条评论

成长档案亲子游戏怎样写

成长档案亲子游戏可以这样写:填写孩子在家和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家庭成员一起共渡的美好时光。比如一起游戏,一起读书,一起做家务等等。亲子时光可以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幸福感。

居家隔离时,怎么打发时间?有适合的亲子游戏吗

疫情期间,和孩子玩游戏是极好的陪伴方式。而且游戏的作用远不止“打发时间”,游戏对儿童自身的发展甚至家庭教育而言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成长档案亲子游戏怎样写

那我们可以陪孩子玩什么呢?(三款经典游戏推荐,适合3-7岁)

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游戏的本质——你认为什么算是游戏?

小婴儿玩自己的手脚算么?

幼儿园宝宝玩过家家是么?

大点的孩子参加比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么?

成年人有自己的休闲活动,喝酒唱歌旅游,算是么?

其实,这些都是,游戏贯穿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变化,形式也变化。如果一个人连玩都不会,那么他将笼罩在压力、抑郁和疲倦之中。

我们做游戏,最重要的一个指向就是获得快乐。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特别会玩的父母,那么和孩子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欢声笑语在亲子间回荡。这点非常重要,至于原因我们在游戏的重要性中再详细说。

推荐几款游戏,以及这几款游戏的益处。

第一款:亲子打闹游戏。这也是我强烈推荐的一款亲子游戏。

——例如摔跤、枕头大战、警察抓小偷、老鹰抓小鸡等等,可以和孩子发挥想象力一起创造打闹游戏。

成长档案亲子游戏怎样写

父母在游戏前和孩子制定简单的规则:比如枕头大战可以规定打到对方的腿5次就算赢了。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平时较少这样互动,那么孩子再一开始可能会较真和失控,但这个摸索阶段会过去的。

为什么强烈推荐打闹游戏,除了它的便宜性(家里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道具)外,它有太大的好处了!

好处1:互动性很强,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在这个欢乐的过程中容易增加亲子之间的联结,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对你的亲密感。这是最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各路教育家强烈推荐父母要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根本原因:孩子从父母那获得的安全感和亲密依恋,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孩子成人后的亲密关系的发展。而打闹游戏,就让父母和孩子在欢声笑语中,自然而然地增强了亲密联结,如果之前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极好的修复机会。

好处2:打闹过程中,孩子会调动全身的力量、出尽全力打赢你,这个过程不仅发泄体力,还能给情绪解压。在孩子幼儿园阶段,情绪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期,孩子经常有很多无法言明的情绪:比如分离焦虑、对父母的压抑的愤怒、白天在老师那经受的委屈悲伤,等等等等,孩子会借助打闹游戏宣泄压抑的负面情绪,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开心打闹时,突然大哭、发脾气,或者对你特别有攻击性,不要责难他,反而要多增加这种游戏时光,因为他正在借此机会让压抑的情绪流淌出来。

好处3:这种快乐的体能运动,激活大脑的各个区域的神经元,激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害羞、慢热、容易紧张的孩子可以放松,变得大胆和积极一些,而太闹腾的孩子要通过这个过程释放了精力和体力。而游戏中带有一点点风险和刺激,可以促进孩子对竞争和输赢的适应性。

打闹游戏有几个注意事项:

1、过程中可以僵持一阵,再让孩子取得胜利,目的是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和体能。但是要让孩子赢,孩子会因为战胜父母体会到自信和力量感。

2、不要突然袭击,不要对孩子强制性挠痒痒,这些会让孩子内在感到失控。。

3、打闹游戏乐趣多,但存在一定风险,要排除安全隐患。

4、注意“游戏抛物线”。孩子在游戏前后会经历“平静---兴奋----冷却”期,不要在孩子临睡时把孩子弄得过与兴奋。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抛物线,合理安排,预留足够多的游戏时间。

成长档案亲子游戏怎样写

第二款:亲子大冒险。

——例如“黑暗探索”、“勇士寻宝”等等。

这类游戏的要点在于烘托出一定的紧张氛围,但是又不至于吓到孩子,使孩子处在一个心理临界点上——孩子能够在紧张害怕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兴奋和继续向前探索的好奇,这个临界点(又害怕又想往前)最容易激发孩子的勇气品质。

同时,父母在扮演什么角色呢?父母的作用是“安全基地”——孩子需要时,可以随时回到你那里充电,增加勇气技能,或者颁发勇气勋章。如果任务太过艰难,比如孩子非常怕黑,根本无法一个人完成卧室的黑暗探索,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战友——对付黑暗更有力量和经验的战友,孩子依然可以从你身上感受到“安全基地”的作用。

第三款:绘画游戏。绘画是孩子进行自我表达的非常好的途径之一。

孩子会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言语化水平较低,很多事情很难通过言语表达;另一方面因为绘画是一种绕过防御的表达方式,在心理咨询领域,绘画是咨询师和孩子之间非常安全有效的沟通渠道。

如何利用绘画和孩子交流呢?这里提供一个例子:释放恐惧之“哈哈绘画”。

当孩子用言语难以形容自己的恐惧时,可以让孩子画下来。

比如,画画孩子梦中的绿巨人。然后,当孩子画完后,家长可以表现出“被吓得魂飞魄散”,这滑稽的动作会逗乐孩子,而且经由你的胆小恐惧的表现正在帮孩子释放他积压的恐惧。然后,你们再试着画噩梦续集——比如让绿巨人变成一颗小糖果,或者原来绿巨人是一个爱哭鬼,还特别黏人,或者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打败了绿巨人。总是,是欢乐大结局。

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主题的绘画:比如画画愤怒、画画我的家、画画妈妈……这些绘画里不一定非得有孩子要处理的情绪,但是你都可以问问孩子:你画的什么呀,这里是什么,这里又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你的好奇,会极大的增加孩子对绘画本身的动力。

注意事项:

1、不要说“如果你这里怎么画,就更像……”,永远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创作,父母的指标会削弱孩子的创造力。

2、让孩子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可以买画框将孩子的画陈列出来,这种作品被好好对待的感觉极大的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其他款:只要父母愿意,什么活动都可以成为游戏,比如一起包水饺、蒸馒头,一起下围棋,一起洗衣服等等等等。在欢乐的氛围里,孩子不仅可以学习各种知识,还能增加自信心,以及和你的亲密度。

亲子游戏活动总结
责任心的小游戏 有关数学的智力游戏有哪些?比如魔方、独数之类的,可以在多举一些吗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