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几种中国古代的酷刑
你知道哪几种中国古代的酷刑
基本上知道个百分之八十吧,下面我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来给大家盘点几个。
一、夷族
夷族最早出现在商朝,武王在“盟津之誓”上说: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尚书·泰誓》
翻译:商纣不尊上天,降祸予百姓。他嗜酒如命,贪色好淫,敢施暴虐,动不动就用灭族的手段惩罚,凭世袭的方法任用人,为了自己享宫室,台榭,陂池,奢华的衣服来残害万民。
后来到了大秦时期有了夷三族之罪。
二十年(秦文公二十的),法初有三族之罪。——《史记·秦本纪》
不过班固认为秦文公之后秦国也没怎么用过此法,直到商鞅变法,将夷三族正式的归到刑法之中。
至于三族是哪三族,历史上争议很大,有的认为是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也有人认为是父、子、孙三族……
后来又有了五族、七族、九族、十族
人们都听过九族、十族,很少有听过五族、七族的,但是五族、七族也同样是真正发生过的。
岁余,会宛军发,诏征豪吏,温舒匿其吏华成。及人有变告温舒受员骑钱,他奸利事,罪至族,自杀。其时两弟及两婚家亦各自坐他罪而族。光禄徐自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史纪·酷吏列传》
所以你看,古代光夷族就有族(可能不比三族少)、三族、五族、七族、九族、十族之分。
五族:多了弟弟的岳父家与自己的岳父家;
七族:上至曾祖下至曾孙;
九族:九族可能是我们听的最多的,电视里动不动灭九族。
可能是我了解的比较少,史书上我只看到过杨玄感这一例。
十族:方孝孺
二、菹(zū)醢(hǎi)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离骚》
菹醢就是把人剁成肉酱,这也是商纣王干的好事,也是纣王发明的。
殷纣王时的三公是西伯昌、九侯、鄂侯。说九侯有一女儿嫁给了纣王,此女不喜欢淫乱,纣王大怒而杀之,并且把九侯剁成了肉酱。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史纪·殷本纪》
相传比干也是被剁成了肉酱。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楚辞·涉江》
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人,子路也是被剁成了肉酱。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礼记·檀弓》
三、脯刑
又是纣王干的,要了解清楚,还得话归前言。
话说鄂侯和九侯的关系不错,九侯被剁成肉酱后,鄂侯替九侯说好话,两人就争了起来,结果鄂侯被纣王给脯了。
鄂侯争之彊(通强),辨之疾,并脯鄂侯。——《史纪·殷本纪》
脯刑就是把人杀了后,割成了条一条的风干。
肉脯被誉为闽西八干之首。其最大特色就在于“三老”:一是工艺老;二是配方老;三是口味老。
脯刑的脯就是这个脯。
四、炮烙
看过《封神演义》的都知道炮烙,就是将大铜柱子烧红,把人往上面推。
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烈女传》
很多记载都说这炮烙之刑是商纣发明的,比如《荀子》、《史纪》、《列女传》、《韩非子》等等。
不过另外一本书《玉函山房辑佚书》中《符子》一篇却记载了“桀观炮烙于瑶台”的故事。
但是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我们还是把这缺德事往纣王身上安吧,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纣王都干了这么多缺德事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件。
结语:今天就写这么多(我还有另外一篇作业没完成),如果有人看我再继续更新(每天更四个),没人看就先这样了…
我其他答案比这篇要好的多哦!
关注@夏天的雷风 了解最真实的历史…
潮落夜江半人冢是什么动物
潮落夜江半人冢并非指代任何一种具体的动物。这是一句古诗中的描写,描绘的是潮水退去后,夜晚江边上出现的半个人形的泥冢。这种景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形容孤寂、荒凉的景象。因此,潮落夜江半人冢并非指代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一种意象化的描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