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misa2 05-05 2次浏览 0条评论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在宋太祖的几个儿子中,赵德芳的名气很大,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小说《贺后骂殿》、《三侠五义》等书更是把赵德芳描写成一个时刻保护功臣良将的贤王,但历史上真实的赵德芳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又被称为“八贤王”呢?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首先,赵德芳这个人绝不是虚构人物,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宋太祖在位时,赵德芳被授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开宝九年(976年)才五十岁的宋太祖在万岁殿离奇驾崩,由其弟晋王赵光义继承帝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事因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更何况他驾崩前,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都还在世,却为何舍二子而立皇弟晋王赵光义?如果仅仅是听从母命“兄终弟及”,可是正值壮年的赵匡胤死前毫无征兆,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完全可以自主选择皇位继承人,而非一味偏听母命,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之死并不简单。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陈道明版的“八贤王”赵德芳早已深入人心)

随着赵匡胤的突然驾崩,他的两个在世的儿子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年仅二十八岁。接着,两年后的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赵德芳又突然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关于他的死,《宋史·宗室传》仅用了“寝疾薨”三个字草草带过,没有说明死因。这兄弟两都在二十多岁的青春年纪就去世,死因都是语焉不详(赵德昭自杀也存在争议),很多人更是把矛头指向了太宗赵光义,认为他为了巩固皇位连亲情不顾,使用极端手段杀害亲侄,以使皇位永远传之自己一脉。

赵德芳二十二岁就去世了,可是我们在《三侠五义》、《贺后骂殿》等古典演义小说中所看到的赵德芳却是一个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而且,小说中的赵德芳年龄明显偏大,与历史上真实的赵德芳完全不符。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古典小说或是将人物搞混了,或是将“八贤王”的形象强行附会在英年早逝的赵德芳身上。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八王爷”赵德芳影视剧照)

那么,小说中所描写的“八贤王”到底又是谁呢?

在明代小说家熊大木所著《杨家将传》中,“八王爷”指的是宋太祖次子赵德昭,而戏剧《贺后骂殿》中的“八王爷”则又变成了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在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又变成了宋太宗长子赵德崇(后改名赵元佐),这三本小说,“八王爷”的名字出现了三个版本,且这三个版本都对接真实的历史人物,却有自相矛盾,因为小说形象和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巨大的年龄差距。

谁是真正的“八王爷”,我们从清代小说家石玉昆所著《三侠演义》或能找到答案。

在小说《三侠五义》立,“八王爷”在小说第一回合就出场了,他是宋真宗的亲弟弟,也叫八大王、贤王爷,发生宋真宗年间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陈琳救下的未来仁宗皇帝赵祯就是被抱到了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才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八王爷对宋仁宗有养育之恩,因此他一生对这位皇叔都非常敬重,这也是八王爷在仁宗时期广受朝野爱戴的主要原因。而历史上真宗的弟弟中被称为“八大王” 、“贤王爷”的正是太宗第八子赵元俨。

(历史上真实的“八王爷”赵元俨影视剧照)

赵元俨,宋真宗第八子,他之所以被称为“八王爷”,也正是因为是宋真宗第八子。赵元俨素有贤明,为人极尽孝道,真宗很喜欢这个儿子,据《宋史》记载:八大王“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事母王德妃孝,妃每有疾,躬侍药,晨夕盥洁焚香以祷,至忧念不食。母丧,哀戚过人。”因为母亲王德妃病重,他日夜焚香祷告,亲自端药侍候,担忧母亲的病情而吃不下饭,王德妃去世后,他闭门不出,哀思露于表。

赵元俨在历史上素有贤明,因为是宋真宗第八子,在真宗时期便被称为“八大王”,他一直活到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才病逝,活了六十岁,这也符合各个版本中对于“八王爷”年龄上的设定,因此,赵元俨是最接近于小说中所写的“八王爷”。“八王爷”的形象很饱满,有血有肉,个性内敛又英气逼人。“八王爷”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杨家将》、《贺后骂殿》、《三侠五义》等故事的戏剧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贪的心理要求。

游戏王8代
数字高手游戏靠谱吗 明日之后特采攻略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