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美院本科动画毕设《万华镜》

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美院本科动画毕设《万华镜》

misa2 04-11 2次浏览 0条评论

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美院本科动画毕设《万华镜》

写在最最最最前面:这篇作品不谈意识形态、不谈议程设置,只想说说作品本身。

以下包括对各个民族细节的解释,欢迎指正~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哟哪个开在阳光下

党把雨露洒下来,万紫千红放光华

就象是连根的树开出并蒂花,开出并蒂花罗

同为祖国增春光罗,装点江山美如画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这幅作品在党100岁生日之前,冲上热搜,算得上是一个很好的生日礼物了。

之所以说“好”,是因为它让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

其中网友们的指正、科普,更是让大众了解了民族文化,让我们看得更远。

首先,我先聊聊“万华镜”这个名字吧。

万华镜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万花筒”。它是一个光学器具,也是一种玩具,玩过的都该知道吧?把圆筒的一端对向鲜艳颜色的实物,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

这样来看,取名“万华镜”也应该是一种隐喻吧?——

我们透过“万华镜”能够看到不同的花儿(即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稍微转动一下,就会出现下一朵花,(即视频中每转换一帧,即出现另一个民族)。

简言之,《万华镜》作为一个动画视频,就像作者给了我一个万花筒,

让我们能够看不到不同民族的不同美丽,

而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是:每个民族都是一朵美丽的花。

其次,再来聊聊这其中的细节。

1.瑶族——长鼓舞

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美院本科动画毕设《万华镜》

视频中的人物手里举着的是瑶族的“长鼓”,表现着瑶族民间舞蹈——长鼓舞。

中国瑶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

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美院本科动画毕设《万华镜》

2. 蒙古族——海东青

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美院本科动画毕设《万华镜》

海东青是一种猎鹰,被称为“万鹰之神”,蒙古族以“海东青”为荣耀,把它视为英雄。

(这是我内蒙的朋友告诉我的,但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海东青还与满族有着关系。热烈欢迎懂的朋友科普一下啊~我好好奇)

3.苗族

这里我想说的是,苗族头饰的动态和音乐真的很搭,视觉和听觉同时被调动。

(定位:14秒的时候)

而且和苗族一样,后来的也是在绽放花朵。

4.赫哲族——鱼皮艺术

这个沿江而居的古老民族曾长期以渔猎为生,因喜食鱼肉,善于鞣制鱼皮,喜着鱼皮衣,也被称为“鱼皮部落”。也由此有了“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这样的说法。

5.京族——以捕鱼为生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特点,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所以他们会带渔夫的帽子呀~)

6.壮族——牛

壮族人敬牛、爱牛的传统,在每年过牛魂节时更是表露无遗。

壮族人认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牛魂节一到,人放犁,牛脱轭,主人家要用新自酿制的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饭来喂牛。这一天,要清扫牛栏,给牛洗刷身体;牛沐浴时,还要敲鼓助兴。当然罗,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打牛的,如果打了牛,就会把牛魂惊跑,对农事大为不利。

到了午间,家家都要举行敬牛仪式。这时,全家坐在摆满酒席的桌边,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同时唱起敬牛歌,喂牛吃五色饭。最后,全家站起来抚摸牛背,表示对牛的祝福。

7. 拉祜族——葫芦崇拜

拉祜族的葫芦情结与其历史传说有关。相传,一只葫芦滚落到大河里,乌龟见到后好心将其驼到山上,小米雀和老鼠将葫芦啄开,从葫芦里走出一对男女,名叫扎迪和娜迪。他们成为拉祜族的祖先,孕育繁衍出了拉祜族后代。因此,葫芦变作为拉祜族人民的图腾被崇拜。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十六、十七日,是拉祜族最隆重的节日——葫芦节,人们会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在此期间,拉祜族民们会在广场上摆放一个大的葫芦进行祭拜,唱颂《牡帕密帕》,跳芦笙舞等,并举行各类文体比赛进行庆祝。

8.独龙族-纹面女

纹面是独龙族文化独特的习俗,独龙女子以纹面为美观,按传统的独龙族风俗习惯,独龙族只有女性纹面,女子一般在年满十二、十三岁时,就必须纹面,独龙语称之为“巴克图”。

9.纳西族——星星与月亮

这道题我会!之前去丽江玩的时候,导游说纳西族的女人都特别能干,身上的星星与月亮代表着“披星戴月”。

而且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纳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过着宁静的生活。不料有一年出现了一个凶狠的旱魔,他放出八个太阳与原有的太阳一起,轮番烤灼大地,人间没有黑夜,大地处处焦黄。

有个叫英姑的纳西族姑娘,立志要倒东海请龙王。她用鸟的羽毛编织成了一件五光十色的“顶阳衫”,披在背上向东方奔去。英姑到了东海边,恰巧遇上龙三太子,两人相爱。龙王派龙三太子陪她回家乡解除旱情。可恶的旱魔施记将龙三太子陷入深潭,让大象和狮子把守潭口,可怜的英姑与旱魔一连搏斗了九天,终因气衰力竭,倒在了地上,从此,这地方就叫“英姑墩”(即丽江)。

龙三太子拼死冲出深潭,呼叫着扑向英姑倒下的地方,变成纵横丽江坝子的泉水。白沙三多神见状造了一条雪龙,一连吞下了七个太阳,并把变冷后的太阳又吐到地上,只留下一个太阳将之变成了月亮。

三多神把七个冷太阳捏成了七个闪光的星星,镶在英姑的顶阳衫,以资表彰。为了纪念英姑,纳西族姑娘依照英姑的顶阳衫做成了精美的羊皮披肩,象征勤劳勇敢,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因而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纳西族勤劳辛苦。

10.黎族——八音乐器

黎族民间乐器历史悠久,主要有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清代时期黎族“八音”器乐发展最为高峰时期,清代文学家张长庆《黎歧纪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集野间,男弹口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

11. 裕固族——擅长造型艺术

我一眼就被姑娘们胸前的配饰吸引住了,查了资料才知道:

裕固族擅长造型艺术,主要是实用工艺美术。裕固族妇女吸取了汉族的刺绣技术,在妇女的衣领、衣袖和布靴上绣出各种花草虫鸟、家畜、家禽等,色彩和谐,形象生动。

12.(求告知)

我对这个头饰还挺好奇的,但没有找到为什么,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告诉下吗?

13. 鄂温克族——“森林之舟”

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人饲养驯鹿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他们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猎,捉住了6只野生鹿仔带回饲养,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今天人工饲养的驯鹿。据有关专家考证,鄂温克人饲养鹿可追溯到汉朝以前,《梁书》中关于“养鹿如养牛”的记载指的就是这里饲养驯鹿的北方民族。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驯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后消失,惟独在鄂温克猎民中得以延续 。

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护驯鹿,将它们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因此,驯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富有代表性。同时,鄂温克人将驯鹿确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

14. 佤族 ——鬼林地

每个佤族村寨附近,都有一片长着参天大树的茂密林子,佤族称其为“龙梅吉”,即“鬼林地”。佤族认为神林是“木依吉”存在的地方,人们不能乱闯进神林,不能动神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否则,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至今,许多佤族村寨的神林还保护得较好,有的成为风景林,有的仍作为禁忌场所。沧源勐角乡翁丁村的神林、糯良乡南撒寨的一片林地、单甲乡单甲大寨东北面的原始森林和班洪乡南板村的一片大榕树林,都是不可乱闯之禁地。

15. 德昂族——古老的茶农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而且好饮浓茶。茶不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几乎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茶。

由于茶叶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致使茶叶的消费量很大,因此德昂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习惯在房前屋后、村头寨边栽上一些茶树。德昂人好饮浓茶,善于种茶,因而被周围的民族称为“古老的茶农”

16. 苗族——“鸟图腾”

在《苗族古歌》生命创生神话里,枫树是生命宇宙树,枫树的根演化成布谷鸟和黄鹂,树枝演化成鹡宇鸟,树叶演化成燕子,树心孕育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与溪流中的水泡谈情成婚,生下12个生命蛋,鹡宇鸟用3年时间孵这些生命蛋,终于孵出了人类祖先姜央和天上地下所有生命,枫树、蝴蝶和鹡宇鸟就成了三位一体的生命始祖神,成了生命始祖的图腾符号。

鹡宇鸟神,作为三位一体生命始祖神和图腾之一,在苗语生活世界中随处可见,特别体现在苗族祭祀祖神的盛大节日 “鼓藏节”中。

17.基诺族——崇拜太阳

基诺族为什么如此敬重太阳鼓呢?相传,远古的时候,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世上只有玛黑、玛纽兄妹得创世女神阿嫫腰白的指点,躲进蒙着牛皮的大鼓里才幸免于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兄妹俩只好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成了基诺族的祖先。

他们非常感激太阳鼓的救命之恩,于是便在每年十二月丰收喜庆之时敲击太阳鼓。儿孙们听到鼓声,便纷纷围拢大鼓,手舞足蹈,尽情欢跳,于是太阳鼓和太阳鼓舞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了。

18. 布依族——“吐呢子”

素有“土呢子”之称的布依族土花布,质地优良,品种多样,可制作成服装、床单、被面、桌布等用品。今日农村仍保持着自纺自织的传统。1985年重庆博物馆在镇宁县六马区一个村寨,就征集到各色土花布35种之多。荔波县以土花布为开发项目,年生产200多个品种,产值250多万元,创外汇20多万美元。

19.高山族——蛇图腾崇拜

高山族的许多支系都有蛇图腾崇拜,不同的支系、部落流传的版本不一。比如说,有蛇生说(远古时代有两条大蛇,生下了两颗蛋,这两颗蛋化生百宛始祖)。

20.傣族——孔雀舞

孔雀舞是中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

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先码到这里,如果有人看我就继续更啊~

Ps:以上内容都是我在网上查阅整理的,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同时欢迎更多科普,我会把科普汇总进行更新~

美少女万华镜5游戏时长
阿波罗小猪场好玩吗 两个人游戏惩罚搞笑有趣的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