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打游戏了
如何看待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打游戏了
我是皮蛋爸爸说教育,我来回答。
大学生与游戏 ,这貌似是一对矛盾体。大学生,天之骄子,青春正好,学知识,创事业正当时;游戏,或者电子游戏,消磨时光的标配。怎么可能凑到一起形成组合?现实中偏偏就长期存在这样的现象,请注意,这是一种特有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三:1.大学生活乏味,除了恋爱,似乎再提不清精神,不打游戏干嘛?2.游戏太精彩,一入电脑出不来。3.缺乏有效监督,大学生远离父母,学校监管缺位,玩到兴头,可以彻夜不归去网吧包宿,没人干涉。于是乎,早先大学生包宿打游戏很常见。后来,大学生条件好了,可以在寝室安装电脑,在寝室打游戏更方便。
回头说说为什么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很少打游戏了,所谓时位移人。
毕业后,很多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就业。好不容易有了稳定就业之后,就要走向经济独立。此时,买车,买房的压力一起袭来,咱们再也不是当初崽卖爷田心不疼的混小子和娇公主,经济压力与工作压力让他们再也无法去挥霍时间。
其次,曾经沧海难为水。不管心仪游戏又有怎么样的升级,怎么样的精彩,人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个开悟———当然也有执迷不悟的,扎进游戏堆里出不来的———毕竟还是少数。开悟之后,谋定而动,就会对游戏有个重新的审视,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不会让自己得到成长,正常思维的人不会继续坚持。
第三,不打游戏不代表就一定上进,就一定优秀,打游戏也不代表就一定颓废,玩物丧志。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很重要,电子游戏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个巨大产业,需要很多优秀的研发人员。毕业之后,不打游戏的大学生有很多,相信也有一部分仅仅是作为玩家而放弃接触,把研发游戏作为自己职业的大学生也应该不是少数,同样是打游戏,他们的出发点是不是完全不同呢?
我是皮蛋爸爸说教育,欢迎评论转发,喜欢就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