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有什么跟小孩玩的有趣游戏
疫情在家有什么跟小孩玩的有趣游戏
今年春节,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和节奏。我也跟很多广大家庭一样,只能呆在家里,与病毒隔离保安全,多为国家做贡献。除了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做一些正事之外,在无聊之时,也用了一些时间和小孩玩起游戏来。俗话说:在父母亲大人面前,你多大都是小孩。我的小孩已经参加工作几年了,但在我面前也是小孩。这一年,主要跟小孩玩了两个游戏,现在回想起来,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收获,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玩《魔力宝贝》游戏振奋人心。这是一款老的网络游戏了。小孩初中的时候开始玩,到了高中少玩一些,到了大学也陆续玩,目前160级的号估计超过5个,也算是比较老的玩家了。春节期间在无聊之时,又开始玩起来。有时听电话、发短信什么的,就叫我在电脑上帮点一下。我开始很不以为然的助人为乐,但慢慢的不知不觉也喜欢上了这款游戏。在他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用心专研下,也终于能独自玩起来。我开的5个号是1个传教和4个忍者,目前已经到40级了。有几点心得和感悟:一这是一款有一定年份的游戏了,它很有趣,大人小孩都合适玩。二游戏中的道具服免费,但购买道具就需要买点卡来购买。三里面的角色职业众多,如传教、法师、战斧、弓手、忍者、驯兽、圣骑士等,还有生产系、采集系、服务系等。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四里面的宠物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我最喜欢的宠物是纯白箱子和小爱。五级别越高升级就越难,没有耐心毅力时间,很难练得到160级。六一个队伍最多5个人组队。感受最深的是有一个好的组合团队非常重要,练级打怪、做任务都非常爽。
二、玩“军棋”游戏返璞归真。这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最爱和小孩玩的游戏之一。当然教过小孩的还有象棋、跳棋、打拖拉机、斗地主等等。在无聊的时候,翻箱倒柜,把已经收起来很久的老游戏拿出来,寻找以前的乐趣。棋子是木头雕刻的,棋纸是贴在软纸皮上的。其实玩起来很简单。就是大吃小。司令吃军长、军长吃师长、师长吃旅长、旅长吃团长……排长吃工兵,相同的棋子相碰,则同归于尽;工兵能排除地雷,炸弹与任何棋子相遇时都同归于尽。玩棋时要千方百计想办法用地雷和炸弹炸掉对方的司令。两父子玩起棋来,跟以前的棋风不一样了,大家都非常谨慎,首长不像以前那样打头阵了,都害怕司令碰地雷。老游戏重玩,感慨万分。一是玩棋的时候感觉自己年轻多了,跟当年一样的天真快乐,当然输了棋也很沮丧。二是玩起棋来感觉脑子好用多了,是不是玩游戏有助于克服老年痴呆症呢。三是行棋处处要注意和小心,不然大子会死得很快很惨。四感悟最深的是知己知彼也不能百战百胜。
有哪些小游戏适合4--6岁孩子玩
我的推荐
4-6岁的宝宝:右脑开发黄金期
游戏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妈妈双脚分开当球门,爸爸、宝宝轮流左脚来射门,比一比谁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将球用绳子固定在比宝宝高出10~20厘米处,请宝宝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积累到一定的数字奖励一张贴纸。
玩法四:宝宝按照指令左右脚配合拨动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后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摆好4~8个绒毛玩具,爸爸、妈妈和宝宝比赛,左手对准目标滚动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为胜。
提示:这种球类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四肢运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
游戏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宝宝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宝宝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宝宝,爸爸妈妈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玩法:给宝宝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宝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后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宝贝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提示:左脑的记忆为“背记能力”,遗忘率很大,而右脑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它包含有形状认识力和类型识别力。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记忆训练游戏。
游戏五: 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妈妈准备几幅虚线图,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猜得对不对;也可以让宝贝找一找隐藏起来的图形,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或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宝贝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提示:这种借助图式思考的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大脑的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认识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图式思考游戏可使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游戏六: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宝宝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宝宝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宝宝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
游戏七: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宝宝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以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宝宝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宝宝的右脑很有帮助。
游戏八:左右不一样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励宝宝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
玩法三: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
提示:这种不对称动作的游戏适合5岁以上的宝宝玩。宝宝在按指令做不对称动作的时候,左右大脑会不断地受刺激,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游戏刺激 游戏是自由、轻松、愉快的活动,宝宝特别喜欢。只有在游戏中宝宝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采用各类游戏的形式对宝宝进行开发右脑的训练。
综合刺激 视觉、听觉和语言的“综合刺激”特别有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爸爸妈妈可以在1小时内接连不断地给宝宝看恐龙、鲜花等图案,其间穿插儿歌、外语、故事等语言刺激。因为宝宝难以对长时间的相同刺激保持兴趣,所以“综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单元,如每次3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
新鲜刺激 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不要让宝宝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小伙伴玩。送宝宝上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为宝宝选择的书本不妨种类多些,努力创造条件让宝宝有机会结交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因为新鲜的经历对激活右脑功能好处多多。
绘画刺激 绘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绘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它包括了许多项内容:如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绘画也是提高宝贝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右脑对曲线的感受更明显,可以和宝贝多做这方面的游戏。曲线拓描和联想,是比较有趣和容易实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