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子孙灭了三国,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
司马懿子孙灭了三国,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
事实上,西晋王朝之所以会如此短命,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中,司马懿的子孙只占一个原因,其他两个原因和司马家的关系不大!
西晋
西晋的建立者乃是晋武帝司马炎,而司马炎则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懿本是曹魏的宠臣,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已经开始为曹魏效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司马懿都扮演了忠臣的角色,曹丕去世时,选择了四个托孤大臣,其中一个便是司马懿。曹睿去世时,选择了两个托孤大臣,其中一个也是司马懿。由此可见,曹魏皇室对司马懿是多么的信任!连续两次被选任托孤大臣,这已经不能用普通的信任来表达了!
可以说,就司马懿70岁前的经历和表现来看,他是妥妥的忠臣,说他不逊色于诸葛亮,也一点不为过!不过在正始十年(249年)这一年,司马懿却干了一件非常龌龊之事,使得天下对他的评价,急转直下!
曹睿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结果曹爽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架空司马懿,打压众朝臣,搞得魏国朝堂怨声载道,于是在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主动发声,趁着曹爽陪伴小皇帝外出祭拜,起兵反对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此次事件中,司马懿得到了魏国朝堂的一致支持,大家都把司马懿当作了魏国的拯救者,大家都想打垮曹爽,拿回属于皇帝的权力!然而等到击败曹爽后,司马懿却窃夺了胜利的果实!
在击败曹爽后,司马懿并没有将权力还给皇帝,而是自己霸占了魏国大权,甚至在其去世时,他还将权力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此举更凸显了司马懿的野心!在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后,权力传到了司马炎这一代,司马炎成功地取代了魏室,建立了西晋!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公元280年,东吴被灭,至此,西晋算是统一了天下!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后,华夏大地再度进入大一统时期!众所周知,华夏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一般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按照常理来分析,西晋灭亡东吴后,还有两百多年的寿命,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西晋竟然灭亡于公元317年,也就是说,在统一天下37年后,西晋就突然灭亡了,令人大跌眼镜!
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一下了,司马懿的子孙到底干了些啥,才会使得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竟然如此短命?
事实上,如果我们细读史料,便会发现,西晋之所以如此短命,之所以快速灭亡,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其中司马懿的子孙原因,只占一个!
一、司马懿子孙的原因
按照常理来说,但凡开国皇帝,一般都是勇武异常,非常擅长军事的,而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虽然也号称晋武帝,但其军功其实并不算是非常亮眼!更为重要的是,司马炎在处理后事的问题上,犯下了两个大错!
司马炎犯下的第一个大错,便是分封诸王!司马炎看到了曹魏的分崩离析,认为曹魏之所以会被灭掉,主要还是因为曹氏宗亲被打压得太狠了,失去了许多权力,以至于曹魏受到威胁时,曹氏宗亲根本无力反抗,护不住曹魏江山。于是司马炎吸取了教训,决定重用宗室,大肆分封司马家族,给他们人口、军队、土地,让他们帮忙维护西晋天下!
然而司马炎只看到了曹魏的崩溃,却没看到分封的弊端!刘邦建立西汉,也大肆分封诸王,希望他们帮助守护西汉天下,结果随着诸王实力的增强,七王之乱爆发,差点把皇帝干掉。朱元璋分封诸王,想要儿孙守护住大明天下,结果朱棣起兵,直接把朱允炆赶下了皇帝宝座,很明显,这一套分封制度是行不通的!因为诸王都是皇室成员,他们都有争夺皇位的权力,给了他们兵马,相当于给了他们野心,最后终将危及皇帝!
司马炎去世后不久,西晋就出现了八王之乱,司马家族的王爷纷纷起兵,互相混战,直接把开国的精锐部队给打没了,以至于当王朝出现外患,他们已经无力应对了,最终使得西晋快速灭亡!
司马炎犯下了第二个错,便是挑选了一个痴傻的继承人!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这个司马衷非常有名,历史上那句经典的“何不食肉糜”,便是司马衷说出来的!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其智商有多低大家应该知道了吧?这么一个痴傻的人,原本是不应该被挑选为皇帝的,但司马炎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选了这么一个人当皇帝,最终使得西晋陷入混乱之中!
自古以来,皇帝其实是非常难当的!别看皇帝表面光鲜,似乎掌控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帝得时刻提防着底下人,因为稍不注意,就会有人去蒙骗皇帝!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皇帝的人都不能太蠢,否则会引发大乱!司马衷天生痴傻,根本没有处理国政的能力,于是底下的人纷纷觊觎这至高无上的皇权。先是皇后贾南风夺权,后是司马家的各路王爷起兵,最终演变成了天下大乱!
说白了,正是因为晋惠帝司马衷的无能,所以才导致大权旁落,所有人都跃跃欲试,妄图抢夺大权,引发大乱!若司马衷是一个聪明人,或者说是一个正常人,他怎么可能允许大权旁落,底下人又怎么敢生出觊觎之心?
总的来说,正是因为司马炎错误的实行了分封制度,错误的选择了继承人,所以才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出现,导致了西晋内部的混乱,空耗国力,使得西晋立马从稳定上升期转变到了急速下落期!
二、胡人内迁
西汉也有七王之乱,明朝也有朱棣起兵,为何经过这些事情后,西汉和明朝仍然可以做大做强,而西晋就会快速灭亡呢?这其实就是因为西晋遭到了很严重的外患!
西汉和明朝时期,虽然内部出现了混乱,但当大家都打累了,就会都稳定下来休养生息,而中原王朝,后劲非常充足,只要休整一段时间,就能够爆发出非常强悍的实力,西汉和明朝的外患并不是非常严重,或者说他们在外患方面处理得比较好,所以他们还能够继续存活,甚至做大做强。
但西晋时期,由于两汉三国时期的胡人内迁,加上东汉三国时期的战乱,使得华夏人口急剧下降,使得胡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八王之乱后,西晋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毁灭,而内迁的胡人,也看到了西晋的虚弱,于是他们立马从温顺的绵羊变成了凶狠的刽子手,直接结果了西晋王朝!
西汉时期,匈奴虽强,但远在塞外,离西汉中枢很远;明朝时期,蒙古实力强大,但他们一直呆在草原,距离内陆也比较远,即便想要动兵,也很难打到明朝中枢。但西晋不同,内迁的胡人太多,他们距离西晋中枢不远,很轻易地就灭掉了西晋,所以说西晋灭亡的第二大原因,就是胡人内迁,距离西晋中枢太近了,以至于西晋没有回旋的余地!
三、寒门无晋升之路
自从曹丕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寒门的上升之路越来越窄,上层官职几乎被世家大族完全垄断。西晋得国不正,本就是篡夺曹魏而来,所以他们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自然会更加坚定地实施九品中正制,这就愈发导致寒门无晋升之路!而华夏之人,从来都是不认命的,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人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面对九品中正制的压迫,他们又怎么可能认命呢?
西晋距离东汉三国时期并不远,很多事情大家还历历在目,于是寒门之人,很多都动起了歪脑筋,希望以武力来打破桎梏,为此,他们不惜投靠司马家的王爷,撺掇着王爷们抢夺大权,更甚者,他们会和胡人合作,共同推翻西晋的统治!
说白了,西晋的九品中正制,完全压死了寒门的上限,阻断了别人的上升之路,不给别人希望!长此以往,寒门子弟必定会想方设法反抗,甚至不惜付诸武力。最终,在轰轰烈烈的反抗中,西晋彻底灭亡,东晋即便想重塑江山,也没有丝毫的希望!
结语
总的来说,西晋之所以会如此短命,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司马炎选择了错误的分封制度和继承人;二、胡人内迁,轻易地打到了西晋中枢,使得西晋失去的回旋余地;三、寒门上升之路被堵死,寄希望于武力来打破桎梏!其中,只有第一个原因是司马家族犯下的错误所致,第二、第三个原因,任何人都解决不了,直到数百年后才得到妥善解决!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