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唐朝时长安城各门名字是什么?

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唐朝时长安城各门名字是什么?

misa2 03-28 2次浏览 0条评论

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

唐朝: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到了唐代后期,每年朝廷从杭州所收商税高达50万缗,几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

宋朝:

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淳化五年(994年),改军号为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宋仁宗有诗句赐梅挚知杭州中赞美杭州为东南第一州。

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明朝:

明代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宗教: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杭州基督教会城北堂,笕桥堂,杭州基督教下沙磐石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道教——抱朴道院。

场馆:

截至2016年末,杭州有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6个,图书馆藏书1489万册。

截至2006年,全市有博物(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群艺馆3个,音乐厅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群)。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5家画廊被命名为“中国诚信画廊”,5个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节会:

钱江观潮节: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国际钱江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方言:

杭州话原则上指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方言,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主要分布在杭州老城区及附近,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

杭州话的分布区域大致东至余杭下沙,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司之间。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话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 ,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杭州话具有30个声母,45个韵母,7个声调。杭州话为汴梁话和江南话的结合,保留大量儿化音(儿缀),也是吴越江南的重要代表方言之一,杭州话相较于其他吴语方言有更多的文读应该是近代受到的影响。

唐朝时长安城各门名字是什么?

太极宫:(南)承天门、左右分别为太常门和广运门(西)嘉猷门,北为玄武门

东宫:(南)嘉福门,(北)玄福门

大明宫:

(南)丹凤门,其东为望仙门、其西为建福门,再东为延政门、再西为兴安门,

(东)太和门,北为左银太台门,

(西)日蓥门?、右银台门、九仙门

(北)玄武门,东为银汉门,西为青霖门?,(又北)重玄门

含元殿前东西侧昭训门、光范门,后东西侧含耀门、明庆门

宣政殿东西侧崇明门、光明门

兴庆宫:

(东)金花门,南为初阳门

(南)内垣为明光门,外垣为通阳门

(西)正门为兴庆门,南为金明门

(北)龙跃门

皇城:

(东)景风门,其北为延禧门

(南)朱雀门,东西为安上门、含光门

(西)顺义门,其北为安福门

外城:

(东)春明门,南北为延兴门、通化门

(南)明德门,东西为启夏门、安化门

(西)金光门,南北为延平门、开远门

(北)景耀门,东西为林芳门、光化门

为什么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而其他朝代没有这样划分?

万事万物都是不停的变化发展的,古老的《易经》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那么,既然是发展变化的,就必然在不同时间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讲,事物发展都会经历兴起、上升、鼎盛、衰退、消亡5个阶段。

作为王朝,无论如何都逃不掉这个周期律,每个朝代都有兴起、上升、鼎盛、衰退、消亡5个阶段。但是留给后人的感觉好像没有怎么明显,这正体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动态性;有的朝代刚兴起没有多长时间就开始衰退、消亡,她的上升、鼎盛时期都特别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仅是昙花一现而已。

唐朝是中华文明史上为数不多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经历了21位皇帝,享国长达289年;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世界国家均有往来,文化交流频繁,以至于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个国家的繁荣往往就是通过文化进行体现,唐诗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无论什么时候都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诗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都有深深的体现。

其实,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唐诗的四个分期和发展阶段,出自明代《唐诗品汇》。明代高棅对唐诗进行编纂整理,收录681家6725首诗,并对诗歌按照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进行整理。

按照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对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划分,具体如下:

初唐时期

大体上为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即公元618年—712年。此时唐朝正处在上升发展时期,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唐朝文化体现为万象更新、朝气蓬勃,有虞世南、魏征等人的稍离旧习,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华丽,有刘希夷的闺帷之作,有上官仪的婉媚之姿。随后有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峤文章宿老,沉佺期、宋之问之新声,苏颋、张说之大笔,体现唐朝正有初唐走向盛唐。

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唐朝时长安城各门名字是什么?


盛唐时期

大体上为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大历元年约五十年,即公元713年—766年。此时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一步开疆拓土,物产丰盈,国泰民安,一派盛世景象。文化上有李白之飘逸,杜甫之沉郁,孟浩然之清雅,王维之精爽,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隽拔,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雄快,正是盛唐达到最鼎盛的体现。

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唐朝时长安城各门名字是什么?


中唐时期

大体上为代宗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即公元767—835年,共六十四年。此时唐朝已经出现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内外两大矛盾,唐朝开始出现衰退苗头,许多人都希望变革再次重现盛唐。文化上出现第二个诗歌创作高峰,有韦应物之澹雅,刘长卿之闲旷,钱士元之清赡,皇甫冉曾之竞秀,秦公绪之山林,李嘉佑之台阁。

我想问下杭州在唐朝宋朝明朝都叫什么名称?唐朝时长安城各门名字是什么?


晚唐时期

大体上为文宗开成元年至唐朝灭亡,即公元836年—907年。此时唐朝政局不稳,江河日下,黄巢之乱以后,唐王朝迅速没落,各藩镇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诗歌有柳宗元之超然复古,韩愈之博大沉雄,张籍、王建的乐府诗歌,元稹、白居易的叙事诗歌,李贺、卢仝之诗的鬼怪,孟郊、贾岛之诗的瘦寒;之后杜牧的豪放诗,温庭筠之绮靡诗,李商隐之隐癖等,都体现了晚唐事情衰败多变。

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大多遵循着所谓“草创-鼎盛-衰落(部分王朝会出现所谓‘中兴’)-亡国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百年魔咒”。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也鲜有能够延续超过三百年的王朝。诸如两汉、两宋等号称超过三百年的王朝,实际上此汉、此宋也早已不是彼汉、彼宋了……

唐王朝虽然号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亦未能免俗,国祚二百八十九年,终亡于权臣朱温之手。提问者所谓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实就是对应了前面说到的“草创-鼎盛-衰落-亡国模式”。初唐是草创阶段、盛唐是鼎盛阶段、中唐是衰落阶段、晚唐是亡国阶段,在中唐衰落阶段一度还曾经出现过所谓“中兴”——“大中之治”,但无非是“回光返照”而已,已经无法挽回唐王朝走向灭亡的命运。

草创阶段——初唐

初唐时期始于武德元年,是年唐高祖李渊废隋恭帝杨侑、正式开元建国。彼时唐王朝的根基尚未稳固,国家也尚未完全一统,刚刚立国的唐王朝处于典型的草创阶段。



关于草创阶段的唐王朝自何时进入鼎盛阶段的盛唐时期一直存在争议。有一种比较小众的说法,说唐太宗李世民平定东突厥、俘虏頡利可汗代表着唐王朝综合国力走向巅峰的开始。并由此认为,自唐太宗平定东突厥起,唐王朝进入了鼎盛阶段,即盛唐时期。个人认为,这种说得有待商榷。唐太宗平定东突厥的确是唐王朝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似乎更加侧重于武力方面。甚至贞观后期唐太宗被异族尊为为“天可汗”,似乎更多地也还是倚仗武力,并没有那么“以德服人”。



自唐太宗辞世、唐高宗李治即位开始,虽然唐王朝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也进入了一个内乱频发期,各股政治势力展开了角逐,甚至还出现了改朝换代!中国古代的所谓“盛世”并没有一个统一量化标准,但有一点是必须具备的,那就是国内政治平稳、没有大规模内乱。很显然,在先天二年唐玄宗李隆基平定太平公主之乱前,唐王朝还不具备“盛世”的条件,或者说只短暂出现过暂时的“盛世”,即人们常说的“贞观之治”,还不足以被称为鼎盛阶段!个人认为,初唐时期的终结点应当是先天二年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乱。



鼎盛阶段——盛唐

先天二年,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乱,同年底改元开元。自开元元年起,唐王朝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稳定期。唐玄宗靠着曾祖父唐太宗、祖父唐高宗和祖母武则天攒下的老底,加之政策和用人得当,将唐王朝的综合国力推向了巅峰,开创了所谓“开元盛世”,唐王朝正式进入鼎盛阶段,即盛唐时期。一时间,万邦进贡、万国来朝!



天宝时期,唐玄宗开始沉迷于自己的所谓巨大功绩,变得自负、偏执,开始近小人、远贤臣,政策失误频出,唐王朝的综合国力也随之下降。但是,因为底子厚、基数大,开宝时期勉强还是可以算作盛世的尾巴。盛唐时期终结于何时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安史之乱。藩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唐王朝陷入长期战争,综合国力一落千丈,连唐玄宗本人也不得不逃往蜀地避难。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就此终结,随即进入到衰落阶段——中唐时期。



衰落阶段——中唐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时为皇太子的唐肃宗李亨在灵武自立称帝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王朝进入至德元年。自至德元年起,唐王朝的综合国力每况愈下,藩镇割据、宦官与权臣乱政……唐王朝正式进入衰落期,即中唐时期。



这段时期内,唐王朝的综合国力虽然在下降,皇权也越来越遭到掣肘,但是藩镇、宦官、权臣与皇帝之间基本上还是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谁也灭不了谁,谁也无法绝对控制谁。与此同时,国内也还算平稳,并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民变。



说到中唐就不能不说一说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唐宣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藩镇、宦官、权臣基本限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唐王朝的经济形势也大有好转,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史称“大中之治”。这是唐王朝临终前的最后一次挣扎,也被后人称为是唐王朝的“回光返照”。



只可惜,唐宣宗再有能耐,也经不起后世不肖子孙的瞎折腾!仅仅一代,唐宣宗的儿子唐懿宗李漼就把“大中之治”攒下的家底败了个近乎精光!唐懿宗去世之后,唐王朝正式步入江河日下的亡国阶段——晚唐时期。



亡国阶段——晚唐

在败光了老爹唐宣宗攒下的家底之后,唐懿宗也撒手人寰了,他年仅十二岁的儿子李儇继承了皇位,即后来被人们称为“马球皇帝”的唐僖宗,这对于本就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乾符五年,黄巢带头举起了反旗,发动了大规模民变。后来,黄巢大军甚至还一度攻入了唐王朝的都城长安,黄巢在长安立国称帝!虽然唐王朝最终平定了黄巢的叛乱,但唐王朝这艘破船也已经是千疮百孔、即将沉没了……



天祐元年,权臣朱温弑杀唐昭宗李晔,立其子李柷为君,史称唐哀帝。唐哀帝即位后,不但手里没有任何权力,连皇帝登基改元的形式朱温都懒得做了,唐哀帝一直沿用了天祐年号,直到被朱温废黜,彼时的唐王朝早已名存实亡……天祐四年,朱温废唐哀帝为济阴王,唐亡。



综上所述,所谓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就是唐王朝由兴转盛、由盛转衰,直到灭亡的全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划分,主要还是后世史家研究的需要。当然。这与中国古代王朝兴衰规律也正好是一致的。之所以其他王朝没有没人为划分为初、盛、中、晚只是因为其他王朝的兴衰发展没有唐王朝那么典型,鼎盛不明显、速兴速亡……等等等等。其实,其他不少朝代也存在类似的划分,只不过略有区别而已。如清王朝就被人为分为了清初、清朝中期、晚清。

游戏名大唐
看爱奇艺极速版可以领红吗?爱奇艺做广告的游戏 羊扛狼游戏怎么下载?电脑网页出现紧急升级是什么意思?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