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怎么分宫?盗墓笔记前八本?
房屋怎么分宫?
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的分别,秦以后,才专指帝王的住处。宫室一般朝南,其内部又分为堂、室、房等几个部分。前部称之为"堂",通常是举行吉凶大礼、处理公务或接待宾客的地方,不住人;堂后为"室",住人;室两侧是东西房。即所谓"前堂后室",成语"登堂入室"本意亦源于此。堂内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以朝东为尊。
殿即堂,汉以后习惯称堂为殿,后又多专指皇宫中的堂。
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其原义不同。
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原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飞廊、半壁廊等。
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
原是指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即廊屋;后来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都称庑。
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箱西箱。有一种观点认为,箱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吕后侧耳于东箱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
“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茅舍”、“寒舍”等。
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原是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古时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也叫轩。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又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
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尔雅·释宫》中说:“无东西厢有室日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
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
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
盗墓笔记前八本?
《盗墓笔记》系列作品包括《盗墓笔记1:临沂篇》、《盗墓笔记2:昆仑神宫》、《盗墓笔记3:云顶天宫》、《盗墓笔记4:金库篇》、《盗墓笔记5:谜海》、《盗墓笔记6:白岩屠龙》、《盗墓笔记7:荒岛争霸之战》和《盗墓笔记8:九幽将军》。这一系列作品以盗墓为主题,描写了一群盗墓者在各种奇幻、危险的墓穴中探险的故事。作者南派三叔通过精彩的笔触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神秘之处,还融合了现代科技和神秘力量的元素,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乐趣。
《盗墓笔记》系列小说的前八本分别是:《七星庐宫盗墓笔记》、《秦岭神树盗墓笔记》、《云顶天宫盗墓笔记》、《蛇沼鬼城盗墓笔记》、《谜海古墓笔记》、《盗墓笔记》、《银山古建筑》和《琼龙石影》。
中国名园有哪些?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宝贵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园林分为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他们代表着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
苏州、上海园林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和总成。
本文只讲讲上海的五大名园。
1、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修建于南宋时期。园内环境优雅、布局精致、小巧玲珑,深受到广大游客喜爱。
秋霞圃全园面积45亩,是由三座私家园林合并而成。
秋霞圃分为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凝霞阁景区、清镜塘景区及邑庙景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优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
2、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占地5公顷,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上海的旅游胜地。
醉白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园内古木葱茏、回廊曲径、亭台密布、古色古香。
3、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 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更名为“古猗园”。
古猗园由四面环水的两块岛地组成,有五座平桥与两岸连通,以一座曲桥使两岛相接。
古猗园共分为戏鹅池、逸野堂、青清园、松鹤园、南翔壁、鸳鸯湖6个景区。
4、曲水园
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公园路。初建于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当初修建此曲水园时,曾向每个居民征收募集一文钱,故又称为“一文园”。
公元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在园内增建楼台,前后共经历40余年,建成24景, 30余庙。
公元1798年(嘉庆三年)改园名为曲水园。
光绪年间 又 用时20年相继修复园、庙,添建了花神堂、放生池。
1927年增修了假山,修筑九峰一览亭,游人可以登高远眺松郡九峰。
5、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东北部,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30余亩。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边有城隍庙。
豫园景色佳丽、规模宏伟,古人称赞其为 “奇秀甲于东南”,有“东南名园冠”之雅号。
何谓名园?所谓"名园",可以理解为一个地方最著名的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分别为: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江苏省苏州市留园。这是仅有的四座中国古典园林,是被公认为中国最优秀的园林建筑。
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的谷地上。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及周围庙宇无论是从建筑学、造园艺术还是政治、经济上都有广泛的意义,这也是使得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重要因素。承德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比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同时还保留着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留园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
留园以其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留园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为原留园所在,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富有神韵,风格独特。讲究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保持自然之原貌,而且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如今,旅游活动日益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游览观赏古典园林已成为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保存好古典园林及其特色建筑也应该成为游客的文化自觉!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