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哪些传统美食?相声名家杨少华既然不被相声界承认师承关系,为何不自成一脉创立杨派相声?
杭州有哪些传统美食?
杭州美食很多,一定会想到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片儿川……这些都非常有特色,非常好吃,但杭州的小吃更加出色。
一、新丰小吃
地址:新丰小吃文三路分店、凤起路分店、朝晖分店等等
杭州特色小吃,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环境大众化,市井气息浓厚,绝对业界良心,又好吃又便宜,全杭州几十家分店,很容易找到。甜甜圈、糖糕、馄饨、小笼、牛肉粉丝汤……在新丰,10元管饱
牛肉粉丝汤 4元、虾肉馄饨 7元
甜甜圈、糖糕、麻球、鸡粒包 都是2元 甜甜圈和糖糕的外层都裹了糖粉,糖糕超级糯。鸡粒包里面是鸡肉沫,一点儿也不油腻,很满足。
二、德泓面馆
地址:两家店(拱墅区上塘路新青年广场、浙大紫金港堕落街)
八年来,每一位工大人都不会忘记北门的这碗热干面。这家店原本在浙江工业大学北门的美食街上,由于拆迁搬到了新青年广场。
鸡丝热干面:12元 第一次吃他家的鸡丝热干面,天呐,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面,一次就爱上。鸡丝超级多超级细,吃进口里,可以用入口即化,花生酱甜甜的,面条有点干但很劲。
米汤:免费 很浓稠,甜而不腻,搭配着热干面,超级赞。
三鲜豆皮:5元 真材实料,很入味,里面是糯米、香菇、卤肉,豆皮是脆的。
三、胖子烧饼
地址:西湖区文三路145号,学军中学大门西侧
路过文三路,别忘了吃个胖烧。店面很小,生意可好了。烧饼很薄很脆很香,有咸、甜、辣三种不同口味。每次去吃胖烧,都有人在排队,吃一个怎么能够满足,第一次去吃的时候吃了3个(两个甜胖子+一个咸五花)
咸/甜/辣胖子:4元
咸/甜/辣五花:5元
四、紫金港大鸡腿
地址:浙大紫金港校医院后面的美食街
让每位浙大人念念不忘的紫金港堕落街大鸡腿,不仅仅个头大而且金黄焦香,独家调料让人一试难忘。大鸡腿的特点当然是大,鸡腿被摊成扇面用竹签固定,放到炭火上烤至金黄,吱吱地往外淌油,待最外层考得香脆撒上调料,就可以啃了。
大鸡腿:10元
五、美味煲仔饭
地址:拱墅区舟山东路九十六亩头30号(即将搬迁)
舟山东路,小吃汇聚,美食天堂。可惜很快就要拆迁了,趁现在,赶最后一波美食。其实也不用太着急,好多美食小吃都找到了新店面。走在舟东的路上,不说排起长队的新安江奶酸菜鱼,也不说毕业了还会想念的阿浩盖浇饭,就提提这家煲仔饭,其实也不算小吃。让人百吃不厌的煲仔饭的好吃秘诀就在它那秘制甜辣酱里面,还免费送金桔汁。
A套餐:鱿鱼牛柳虾仁滑蛋 21元
D套餐:香菇腊味鸡粒 17元
还有其它套餐供选择,选择范围广。
六、十五年肉夹馍
地址:拱墅区舟山东路九十六亩头58号
“要不要加辣?”“要不要香菜?”“肥肉多点还是瘦肉多点?”每一个肉夹馍老板几乎都是这样问着。红烧肉切得很碎,很松软,兜进烤好的馍里,再舀上小半勺的汤汁。一口咬下去,红肉香与烤馍香交融在一起,别提多美味了。
肉夹馍小份10元 中份15元
舟山东路还有很多小吃,肉夹馍摊旁边的鸡蛋灌饼、烤玉米、烤冷面、瘦肉丸、大烤肠……
七、葱包烩
地址:路边摊,上城区中山南路389号孙奶奶葱包烩(推荐)
葱包烩是薄饼和油条压扁,里面加根葱,甜酱辣酱都要加,杭州的辣酱不怎么辣,一根葱的味儿不是很重,满满的童年回忆。
葱包烩:5元一对左右(价格不一)
八、龙翔臭豆腐
地址:上城区高银街25号
老杭州味道,纯手工自制。一家很有名的臭豆腐店,穿校服可以打折呦。臭豆腐外皮金黄松脆里面很嫩,配上店里独特的甜面酱和辣酱,简直绝了。店里还有炸粽子和炸年糕:炸粽子虽然经过油炸,淡油腻感很小;炸年糕外皮松脆里面软糯,刷上甜面酱超级好吃。
炸臭豆腐:10元
炸粽子:7元
炸年糕:2元
九、南方大包
地址:上城区邮电路82号杭州酒家旁
包子只有油包和肉包,包子比较大,皮薄陷多,油包是豆沙馅儿的里面夹着青红丝、瓜仁,偏甜。肉包里面是满满的鲜肉,汁多肉也多。
油包:2元
肉包:2元
十、知味观
地址:分店很多,总店在上城区仁和路83号
老牌又知名的点心店,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游客居多。知味观有很多特色小吃:猫耳朵、片儿川、小笼……猫耳朵现捻现下,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面疙瘩丢进滚水中,煮熟后放进底汤中,配上鸡丁、香菇、干贝、火腿等佐料,汤味鲜美,入口顺滑。
猫耳朵:8元
肉丝拌川:12元
鲜肉小笼:13元、三鲜小笼:18元
谢谢悟空小秘书相邀!
杭州的特色美食有:东坡肉,西湖醋鱼,葱包烩等。
东坡肉
西湖醋鱼
葱包烩
片儿川
杭州小笼包
杭州猫耳朵
杭三鲜
虾爆鳝面
定胜糕
宋嫂鱼羹
杭州酱鸭
干炸响铃
龙须酥
蜜汁火方
西湖莼菜汤
叫化童子鸡
吴山酥油饼
西湖藕粉
苏式糕点
蟹黄汤包
生煎
龙井虾仁
天目笋干
相声名家杨少华既然不被相声界承认师承关系,为何不自成一脉创立杨派相声?
首先更正一下,相声不分门派。
我们都知道相声界有三大家族,马侯常三家。很多人说马派侯派常派,其实严格说应该是马氏侯氏常式。
相声界有一个公认的祖师爷,穷不怕朱绍文先生。自他开始相声演员有一个清晰的传承家谱。相声始于朱绍文,是他创立了这门艺术。在他之前也有类似的滑稽表演,但不能称为相声。
从无到有的创立者才能称为开山立派的鼻祖。相声自朱绍文起就形成了说学逗唱的表演风格。只要是说自己是说相声的就得承认是人家的徒子徒孙,那么就得有师傅承认你。没有师傅就是海清,就会受到排挤。尤其是在旧社会,说相声就是走江湖跑码头。没有一个有名望的师傅罩着,根本就不能出来撂地表演。
相声传承至今依然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艺术界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相声也是一样,每个人都要有个人的表演风格。即便是马侯常三家的徒弟也不是跟师傅完全一样的风格。他们教的也是基本的说学逗唱。这也是他们也不能称为马派侯派常派的原因。
传闻杨少华的师傅不承认他了,这不影响他继续说相声,因为他的表演风格反而被称为蔫哏大师。同行里也没有明确反对他不是相声演员的,至少曾经跟他一起工作过的马三立大师和侯宝林大师没有明确说他没有师傅。他儿子杨议没有拜师傅是事实。
即便杨少华没有师傅,以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收徒弟也是可以的,毕竟现在不是旧社会了。相声行业不景气,体制内的靠工资补贴,体制外的只能进小剧场。可想而知海清的徒弟更不好混。
相声行业里,不被相声界承认,敢自己单干,自成一派的,只有一个人。他叫张杰尧。
当年张杰尧因为没有师承,他的说相声的本事都是自学出来了,所以不被相声行业的承认,遭到排挤。
张杰尧一怒之下,改名叫做张稽祖,意思是我老张是你们滑稽界的祖宗。
不可谓不热血,这是所有没有师承的人都想干的事。我相信题主问杨少华为什么不自成一派,也是想着,杨少华为什么不像张杰尧这样硬刚。
很遗憾啊,世界上只有一个张杰尧。其他人想刚,刚不起来罢了。
相声界只有张杰尧一个人硬刚过这个师承制度,而且确实成效很明显。最后的结果是,那些不承认他相声艺术的人,不让他说相声,排挤他的,全都排着队,请大辈儿去他跟前说好话,你想拜谁都可以,别叫张稽祖了,咱们还做一家人,好好说相声。
张杰尧这么硬气是有原因的,据一些相声的老人说,传统相声里面,有三分之一的段子,是张杰尧写的。
张杰尧一生创作颇丰,有名的《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等段子,都是出自他手。他曾用笔名老玄坛在杂志上发表原创段子,是个创作型选手。
张杰尧离了相声行业里的传统段子,他靠自己的创作也能活的很好,所以他敢这么硬刚。
其他人哪个有张杰尧这种才能啊!
我以前总结过,相声的师承关系在过去起到过版权保护的作用,意思是说,相声行业里的人,共享这些相声段子的版权,但是相声行业外的人,这些段子是我师父师叔师大爷创作的,你们凭什么用?
相声行业排挤外行,从这一点上说,并不全是糟粕,也是有理据的。
杨少华一生不火,创作能力也很有限,他拿什么挑战整个相声行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