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用59款中国应用,印度IT业能填补这些应用的市场吗?印度禁中国游戏
印度禁用59款中国应用,印度IT业能填补这些应用的市场吗?
评论员张张:
印度禁用59款中国应用,印度IT业能不能填补这样的实力我们先不论,但是不得不说中国产品已经深入印度,中国科技产品在印度受到欢迎,已经不是个冷门信息。
1. 字节跳动为首,中国APP席卷印度市场
2. 小米领头,中国智能手机占印度七成份额
3、中国在印投资纵深:30 家互联网独角兽,18 家有中国股东阿里和蚂蚁金服参投了其中 5 家,腾讯参投了 7 家。另外,美团点评、高瓴、滴滴、复星、汉庭也参与到了对印度的初创投资。
在 2016 年至 2018 年间,印度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增加了 165%,最受欢迎的应用里,一半来自中国,比如 UCBrowser、SHAREit、TikTok 和 VigoVideo。在印度,TikTok 可以跟 YouTube 放在一起讨论,UC 有机会跟 Chrome 竞争。这在其他国际市场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另外,据相关报道:遭到禁止的应用绝。大部分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所开发,包括Tiktok、微信、快手、百度地图、QQ音乐等诸多中国用户熟知的应用。但线上会议软件Zoom、小米商店Mi Store等早前在列的应用,并未出现在29日的最终名单中。
其实,早在3月13日,由于中国阻止了联合国安理会将总部位于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军领导人马苏德·爱兹哈尔列入“全球恐怖分子”黑名单的行动,对此深感不满的印度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份“中国制造”手机应用列表,呼吁印度人抵制它们。
作为一个在IT行业工作多年的人,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印度IT企业没有这样的实力。如果印度企业真有这样的实力,就不会发生这次事件了。
印度互联网市场的现状
之所以发生这次事件,真正原因是这些中国应用已经占据了印度互联网市场的半壁江山。所以这次印度官方给出的理由才会如此缺乏逻辑和说服力,他们总不能对外说印度本土软件业缺乏竞争力,所以才会对这些中国应用下手吧,那样也太丢脸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tiktok(国际版抖音)全球下载量突破20亿,而印度用户就贡献了其中的1/3下载量,约6.11亿次。如果印度IT业真有那本事的话,早就应该占据市场了,哪里有我们什么事。
印度iIT业以国际外包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具体讲讲印度的IT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作为印度支柱产业之一的印度IT业,主要做的是国际外包业务。作为一个在互联网外包公司干了5年的人,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外包公司基本不需要什么高新技术,使用的技术,基本上是市面上的主流大众技术而已。而所编写的代码也都是一些底层的具体功能实现(缺乏技术含量,存在大量重复劳动),通俗点说实际上都是一些体力活,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码农一般干的事情。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那些客户公司是不会交给外包来干的,在IT业中越是高端的岗位,需要的人越少,而越是低端的工作,则需要的人反而越多,所以印度IT从业人员才会那么多。
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白印度的IT业大概是个什么情况了,看上去规模很大,其实全是一些写底层代码的,缺乏整体构架能力和软件设计能力。就算偶尔培养出了一些高端人才,基本上都会被欧美公司给高薪挖去。
而且还有一点,外包公司一般不需要接触市场用户,缺乏客户需求分析的能力,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客户公司自己做,外包公司只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完成软件就行了。
所以外包公司缺乏根据用户喜好来设计软件的人,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他们难以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所以说印度的IT产业看上去非常的壮观,然而实际上只是个纸老虎罢了,人多并不代表质量高全是一些只能干体力活的码农而已。既不了解市场,又缺乏整体架构能力,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国IT业已经超越印度
由于印度是英语系国家,加上与英国的关系,他更早接触IT业,2000年的时候,中国企业家还专门跑去印度学习。20年过去了,印度企业基本没有什么长进,还是在做那些低级的外包工作,而中国企业却已经成长了起来,拥有了大量自己的互联网品牌。
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不是印度IT业不行,其实它的基础是很好的,然而他们不思进取,不去钻研学习发展本国IT业,沉迷于外包的高利润。所以印度政府不应该抵触中国应用,反而应该鼓励印度企业多和中国企业合作,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如果印度自己的应用做得够好,印度国民又怎么会纷纷使用他国应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