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玩多了会不想玩?原神为什么在国外火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游戏玩多了会不想玩?
很多很多玩着玩着就没意思的游戏基本上都是有几个相同的弱点,或者致命缺陷同时存在着,比如说是没有优秀的剧本,故事发展情节老套,情节不好,没有新意。或者过于老套。然后人物设定也不符合大家的审美,音乐也不好听,然后就是画面效果不好,综合起这样的游戏来玩着玩着就觉得没意思了,有点像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快餐文化,看着好吃,但是吃一两次就不好吃了。好玩的游戏,一般在细节方面做的非常好,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故事背景,每一个人物的内心刻画也非常到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能把自己个人感情,把自己的心理变化融入到游戏里的人物上,和游戏人物共同去冒险,共同呼吸,共同去感受他的游戏世界里的命运的变化发展,这样的游戏玩不腻的或者说是好游戏,游戏完成后会给人带来所思所想,会有成就感,失落感,悲喜交加。比如说侠盗猎车5里面的富兰克林,麦克和老崔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生活中也能见到,比如在游戏里麦克遇到了妻子和瑜伽教,勾勾搭搭。然后女儿的青春期管教问题,儿子的青春期管教问题。然后富兰克林和他哥们的成长过程。老崔,表面上看是个神经病,严重恋母情节的人,可能跟他小时候受刺激有关?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能在游戏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产生共鸣,这样的游戏大家有比较好的口碑,全世界销量也非常大,玩了这样的游戏,就想让你一直把剧情看完,像看电影一样,但是自己就能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是比电影更过瘾的地方。
游戏玩多了,不想再玩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
一是造成了兴趣疲劳,对某款游戏已经感觉不到相应的兴趣,在玩游戏过程中感觉不到成就感或者愉悦感,会产生兴趣疲劳,直至产生厌烦的情绪或感觉,不想再玩;
二是,游戏开发的策略不高明,不能吸引人逐步深入游戏角色的代入感,产生不了深层次的兴趣,因此会感觉索然无味,不想再玩;
三是,游戏的界面设计粗糙或者游戏色彩渲染不够,不能吸引人的兴趣;
四是,游戏的故事情节整体安排没有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不能环环相扣,不能吸引人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导致游戏过程中感觉索然无味,不想再玩。
原神为什么在国外火得一塌糊涂?
首先是填补文化输出的空白。
其实在八十年代末中国就在致力于文化输出,但当时走的路子都是那些非常传统的文化,跟同时代的日本相比,显然没有其传播性强,手段也没有其灵活。九十年代,韩国也开始注重文化输出,造就了所谓的韩流文化,一时间席卷亚洲,甚至在美国欧洲都有其拥趸。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韩国的文化输出之所以成功是建立在其本身的经济实力上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在八九十年代,经济虽然有所增长,但在在日本韩国面前还是一个出于发育初期的孩子,当然不够看。
千禧年后,特别是零八年奥运会的成功后,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中国经济也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犹如老骥伏枥般的发展起来了。中国的文化输出也从国家输出发展到国家和民间双轨输出。民间参与的文化输出活跃了文化输出的丰富性。先是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输出再到汉服的输出,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链。要知道华夏的含义就是服章华美的礼仪之邦!
在许许多多的国人努力之下,汉服、动漫、游戏、饮食乃至网络文学都在国外形成了一个个的文化输出圈子,吸引了无数外国友人的关注。这就让米哈游的原神有了群众基础,加上这个神女劈观做确实精良,还有国家一级演员进行二次创作加持,所以才火出了圈。
其次是神女劈观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那种敢于直面挑战,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西方文化里所缺乏的,也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这让无数外国人觉得十分震撼。也从侧面解释了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次的直面挑战,却能战胜困难实现梦想的能力和决心。
其实原神之所以能在国外那么火,一个原因是因为原神的各种角色符合了国外玩家的审美,这一点是主要的。
2.
其次就是国外大环境所导致,欧美国家的游戏一直以来都是以铁血汉子为主,这次的原神算是小清新类型了,而对于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来说二次元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原神这样的美工,想不火都有点难。所以,这和米哈游 一开始就标榜的“国产之光”是完全吻合的,其实也可以看出,米哈游一开始就做好准备立足国内,面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