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迷恋网络游戏,最终给我们自身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孩子该不该用手机,用手机一定影响学习吗?
如果我们迷恋网络游戏,最终给我们自身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这么提问的话也许你只想听到负面的回答。所以积极方面暂且保留意见。
负面影响的话首先人的精力有限,时间长了脑子空洞。
长时间游戏精神跟体力直线下降。可能当时没感觉时间久了就晚了。
容易引发多重疾病,因为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心脏负担加重,血管需要因为血压升高处于紧绷状态,时间长了就算是个机器也扛不住的。
珍爱生命,适度游戏。
游戏是我们娱乐的一种方法,适度游戏可以有益身心,但是,一旦入迷了那就是游戏玩你了,而不是你玩游戏了。其实沉迷游戏的危害极大,极有可能会影响一生。
沉迷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
1. 影响学业或工作
很多人一旦沉迷到游戏里面那么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是漠不关心,全身的精力都放在游戏上面,甚至是为了打游戏而逃课或者不去上班等等。这会导致学业以及工作都出现问题。
2. 影响身体
玩游戏基本都是整天坐着面对这电脑,那么你知道吗?长时间不动玩网游不但会导致近视、失眠而且还会出现心血管肠胃不适等疾病。
3. 影响心理
经常玩游戏的人都清楚游戏里面都是血腥暴力的而且还没有约束,想干嘛就干嘛。那么一旦沉迷下去就会慢慢的影响着心理,甚至想把游戏世界里面的暴力情节体现在现实里面,渐渐的暴力倾向就发生了。
其实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极大,因此在面对游戏的时候应该转换心态,把游戏当成可有可无、随时可以抛弃的娱乐。当然大部分人玩游戏都是因为太无聊了没事做,其实你可以约上几个朋友出去走走玩玩,总比玩游戏好。
扩展资料: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诱因是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功能,需要获得上述奖励,主要靠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因而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就是针对上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2007年7月16日起正式投入使用。
2007年4月11日,网络游戏防沉迷 "实名方案"首次向公众发布,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各网游运营商于4月15日开始在所有网络游戏中试行防沉迷系统。
随该通知一起公布的还有《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及实名认证服务协议》等文件,开发标准及实名认证方案的具体内容首次向公众发布。
新闻出版总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8部委9日联合下发《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
该通知规定,防沉迷系统的实施将按三个步骤进行:2007年4月15日——6月15日为国内各网络游戏企业需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原有网络游戏中开发防沉迷系统,2007年6月 15日——7月15日为系统测试时间,2007年7月16日起正式投入使用。
孩子该不该用手机,用手机一定影响学习吗?
孩子该不该用手机,用手机一定影响学习吗?
凡事没有绝对。现在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办演了重要的角色。手机成了通讯的重要工具。手机也可以用来学习,那么如果孩子用手机查字典,学习,做题,充分利用手机获的有利的信息,不仅没弊端,反而会提升孩子的学习。
当然,现在孩子的自制力差,好奇心强,爱模仿。在手机网络的世界里充满了游戏,暴力,还有很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东西。我见过太多的小孩玩游戏成瘾的例子,那些玩游戏的学习成绩很差,甚至不吃不喝不睡,也要买装备升级,而家长却束手无策,管也管不了,打也打不的,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是网络游戏害的。真让人痛心。游戏公司肯定会说:"这个锅我可不背,也有人打游戏打出冠军的!"当然这只是少数。
也有孩子因为模仿手机中的东西受伤。前些天报道一个女孩模仿抖音里网红用易拉罐做爆米花而受伤,手朮费用不菲,家人无力承担费用。孩子爱模仿是天性,但家长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手机中的一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宝贝。现在养孩子,不在是吃饱穿暖,还要做安全教育。
我家孩子学校老师为他们申请一些安全教肓平台账号。我会让孩子在手机上看一些安全教肓的常识,让孩子多学习一些安全常识,确保自身安全。多利用手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是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孩子该不不该用手机,这是个有争议性的问题,用手机就一定影响学习吗?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就看孩子的使用习惯以及家长的监督力度吧。我说说我的俩点看法吧,
1,在这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小学生拥有手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如果班上同学人手一部而你家孩子却两手空空,接下来你家孩子可能会慢慢不合群,没有朋友以至于内心的自卑,最侯会不会影响成绩呢?
2,用手机就一定会影响学习吗?手机作为连接互联网的一个窗口它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很多家长可能看到的大多是玩游戏,刷抖音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但手机的功能仅限于此吗?就拿我来说吧,很多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我都会找度娘(百度)然后很轻松就跟解决。还有80,90后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都不高,现在小学六年级的家庭作业有多少(80,90后)家长能辅导?
所以手机是把双刃剑,应用的好是能办到孩子的,当然孩子拥有手机也可能接触一些不该接触的东西,网络上各种赌博,以及色情直播,色情网站都可能把孩子带偏,所以我的建议是给孩子买手机是可以的,但监管力度要大买手机时就要约定好,家长随时能翻阅手机检查,如发现异常可停用一周或一个月,手机游戏不能超过1个或2个,每天游戏不能超过多长时间这都是可以定的啊……还有孩子手机如微信,尽量别绑定自己的银行卡,他有需要再转给他,避免他充值游戏把卡刷爆。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手机如何应用好最主要还是看孩子的自觉性。家长在大力的监督也会有盲区,所以发现孩子有走偏的征兆狠狠修理一顿再把手机摔了吧。可能专家说教育孩子不能用打的,呵呵,小时没挨够揍的孩子都在劳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