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misa2 04-18 3次浏览 0条评论

凉州即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上将军霍往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获得的河西之地,并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郡县为十三州及司隶校尉部,各置刺史(京兆为司隶校尉),“十三刺史部”,此中凉州刺史部,包罗原河西四郡之地,及陇西、陇东诸地。凉,意为“地处西北,地常冷凉”。

凉州建部后,辖陇西、天水、不变、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十郡,治姑臧(今甜肃武威),约为今甜、宁、青海湟水流域,内蒙古西部,陕北等地。

东汉立国,凉州曾增置武都、永阳、南安三郡,及不变属国、张掖属国、居延属国(西海郡)。汉末建安初,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及居延属国五郡国析出凉州,设置雍州刺史,治姑臧。汉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凉州进雍州。

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治武威郡姑臧县。晋泰始元年(266年),晋武帝司马炎代替曹魏而自立,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凉州回进西晋。

晋永宁元年(301年),中原大乱,西晋将亡。此时凉州不变人张轨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讨伐鲜卑叛逆,剿灭盗匪,斩首万余,威名大显凉州。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张轨

张轨于姑臧之外增筑四城,并征召凉州九郡子弟,成立学校,设置崇文祭酒,举行春秋两季以射选士之礼节。一时间凉州人文荟萃,经济茂盛,大气雄阔,为北方之最。姑臧城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三大中心之一,于北方大骚动期间,力保华夏衣冠文化,时有人言:“全国方乱,出亡之国唯凉土耳。张凉州德量不恒,殆其人乎!”

晋永嘉二年(308年),张轨因患中风而不克不及说话,以子张寔为中督护,代管凉州。凉州张氏坚守臣节,从命晋朝廷,数次收兵卫护晋帝,其实不断朝贡。晋授张轨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公,张轨勇敢辞谢。

晋建兴二年(314年)蒲月,张轨病重往世,只以安西将军、安泰乡侯、护羌校尉、凉州刺史的名义下葬,以示身为晋臣。晋逃赠张轨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公。

尔后,凉州张氏先后历经张寔、张茂、张骏、张重华三代四任凉州刺史,不断利用晋愍帝建兴年号,以晋臣自居,但现实上已是割据政权,史称张氏政权为前凉。

展开全文

永和九年(353年),张重华死,庶兄张祚废张重华子张曜灵,自立为凉王,不再尊奉晋为正朔。其后张氏宗室内乱不已,履历十余年的夺位之争,到前凉末代统治者张天锡登基时,前凉国势已经大衰,并失往陇西。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张天锡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大军步骑十三万来攻前凉,张天锡不克不及对抗,被迫出降,张氏前凉据有凉州七十年,历五代,九主,至此消亡。

东晋太元七年(382年),前秦以吕光为将,率军进击西域,开辟国土。吕光一路西征,下焉耆、龟兹、平定西域三十余国。次年,前秦南征东晋,大败于淝水,无暇顾及西域独军,于是吕光率军东返。

至凉州,被前秦凉州刺史梁熙阻挠,吕光击败梁熙进驻姑臧,自称凉州刺史。因后秦姚苌叛前秦,占据关中及陇西陇东,所以吕光于前秦交通隔断。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苻坚遇害动静传到凉州,吕光吕光命令全军缟素服丧,并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上将军、凉州牧、酒泉公等,建年号为太安,后凉现实立国。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吕光称大凉天王。隆安三年(399年),吕光临死前将皇位禅位给太子吕绍,自称太上皇,三天后驾崩。吕绍继位后,其庶兄吕篡杀吕绍自立,吕光之弟吕宝子吕超又杀吕篡,迎立本身的兄长吕隆为帝。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吕隆

吕隆继位后,南凉秃发氏,北凉沮渠氏不竭进逼后凉,再者吕隆为建威名,多杀后凉豪族、名人、宗亲,使得后凉人心惶惶,表里交困,苍生饥谨交迫,驰驱亡命。姑臧城内人食人不足为奇,饿死十余万。后凉国内除国都姑臧外,仅剩二郡,处于瓦解边沿。

后秦见后凉朝纲紊乱、国势式微,于是在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出兵进攻后凉。七月,曲驱姑臧城,大败凉军,斩首上万。九月,吕隆见再无法对抗,只得向后秦投降,后秦承受后凉剩余边境,封吕隆为后秦镇西上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陆续以凉国名义镇守姑臧。

后秦撤军后,吕慎重整军备,陆续与南凉秃发氏、北凉沮渠氏互相攻杀,但国力损耗太多,末无力再战,恐惧被其灭国,于是主意向后秦申请内迁,并获得后秦附和。元兴二年(403年)八月,吕隆率残存后凉百官、戎行、公众,弃守姑臧,往凉国号、帝号,迁往后秦都城长安,被后秦拜为散骑常侍、建康公。后凉据有凉州十八年,历四代国主,烟消云散。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后凉建康(非东晋国都建康,而是凉州酒泉郡)太守段业叛后凉,自立为凉州牧,成立北凉前身。段业以凉州大姓李氏子孙李暠为敦煌郡效谷县令,尔后逐渐升为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兼任护西夷校尉、敦煌太守,成为北凉实力人物。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暠被北凉晋昌太守唐瑶选举为冠军上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兼敦煌太守。李暠于是自立于北凉之外,在境内大赦,以干收编年,改年号为庚子,并持续多年与北凉做战,争夺凉州西部掌握权。史称李暠政权为西凉。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李暠

李暠建国后,积极纳谏,执法宽简,赏罚有信,并重视农桑,寓兵于农,在玉门关、阳关等地屯田,广积粮谷,敦煌地域因战乱而遭到毁坏的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开展。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李暠自称上将军、大都督、兼任秦凉二州牧,大赦境内,改年号建初,并遣人照顾奏章,抄巷子前去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东晋朝廷,以晋臣自居。昔时十月,西凉将都城自敦煌迁往酒泉。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正月,李暠病重,留遗诏予长史、异父同母弟宋繇,吩咐其辅佐太子李歆二月,李暠薨逝,年六十七。

李歆继续西凉大权,并承受东晋大都督、上将军、凉公、凉州牧、护羌校尉等官职,改年号嘉兴。李歆差别于乃父,治国用刑过于严厉,又喜大造宫殿,西凉国力消耗过度,匹敌北凉逐步食力。

宋永初元年(420年)六月,刘裕代晋自立,成立宋朝,宋授李歆为都督高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上将军、酒泉公,李歆转为宋臣。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沮渠蒙逊

昔时九月,北凉主沮渠蒙逊见李歆比年修造宫舍,并治国刑罚忙碌,律例严格,以致西凉国力弱弱,于是预备击灭西凉。先是漫衍动静,谎称北凉主力出征西秦,却偷偷将戎行调回,以造造北凉防御空虚假象,诱使西凉来攻,而半途暗藏一举破之。李歆公然入彀,掉臂其母及寡臣告诫,率军三万出征北凉。

西凉军进进北凉境,先后在怀城、蓼泉两次遭遇北凉军暗藏,连连大败,李歆更是在蓼泉阵亡,西凉军大败,北凉军乘胜曲驱西凉国都酒泉,一举破之。西凉残军溃退回敦煌,拥立李歆弟李恂,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勉力庇护。

宋永初二年(421年),北凉主沮渠蒙逊率兵来攻敦煌,李恂闭城坚守,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自料不克不及对峙,于是乞降,北凉不受,李恂失看中他杀,敦煌被北凉攻破,西凉消亡。西凉占据凉州西部二十一年,历三主而亡。

西凉亡后,李歆第三子李重耳趁乱逃出凉州,投奔北魏,后历任北魏恒农太守、安南将军、豫州刺史。李重耳子李熙,北魏金门镇将,戍守武川镇。李熙子李天锡,北魏邢州任县新市疃疃主。李天锡子李虎,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封唐国公。李虎就是唐高祖李渊祖父。西凉李氏,即后世大唐皇室之祖。

畴前凉、后凉、西凉三个凉州处所政权自立国到消亡的过程来看,都有类似的特征:

处所大族或实力派官员趁场面地步紊乱,自立为王,依靠原有所掌握的权力,占据凉州,自成一国。如许的立国形式,完端赖主君小我影响力来号令部属,一旦开国之君往世,很快国度就因争夺权利陷进乱局,招致外部强敌进攻而灭国。固然前凉表示稍好,但也是占了同期东部邻国群雄并立,一时顾不上凉州,所以才气平稳几十年,一旦中原完成一统,很快就被同一后的强国所灭。

凉州地广人稀,处所贫瘠,无法孕育强大的政权,故五凉均敏捷消亡

凉州示企图

凉州边境宽广,但是地广人稀,且南北均为高山荒漠阻隔,工具狭长,河西四郡就全数位于地势平整的河西走廊之上,呈连线散布。各割据政权只能将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在不多的几个大城,以搜集力量,庇护国力。如许一来,强敌进侵,以优势戎行沿河西走廊一路长驱曲进,只要霸占其都城或一二重要城池,整个国度就土崩崩溃,无法组织对抗,只要出降罢了。

别的,凉州处所贫瘠,农业单薄,经济落后,无法承载太多的生齿,也就无法孕育出一个强大的政权。凉州长时间团结为各不统属的诸凉割据权力,互相攻伐,更没有才能成立如中原一样成熟的郡县造。整个凉州,也只要姑臧、酒泉、张掖、敦煌等寥寥几座合适成为都城的大城,诸凉别离占据建国。所以,一旦外部强敌进侵,只要拿下那几座重要的城池,就代表着已经消亡割据此地的政权,前凉、后凉、西凉概莫能外,别的的南凉、北凉也是一样的遭遇。

征召模式
他就是一个种菜的,却两度掀翻河北,又凭什么与李世民战成平局? 二战,不靠人海战术,苏联打败德国原因是什么?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