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油菜花征文21|菜花香里说枞阳

油菜花征文21|菜花香里说枞阳

misa2 04-15 3次浏览 0条评论

“陌上花开,可缓缓回矣。”那是昔时吴越王钱镠写给夫人的信笺,令他本身未曾想到的是,那封信和原野上的春花一样,一年年传颂下往,永不式微。

“熏风卷絮逐征鞍,油菜花齐过雨残”“寄语江乡休远虑,中州此日正安然。”七百年后,从吴头楚尾的枞川大地,又走出一位号称“诗史”的钱氏后嗣 钱澄之。骑驴进汴的春天里,钱澄之想起他的故土麦园,恰是油菜花盛开时节,与先贤相反,他是春天里的逆行者。1651年,出行十年的钱澄之短暂返乡时,曾写下《还家杂感》11首,末诗云:“茅舍经时暂聚欢,梦回未许客心安。长贪鱼蟹濒江贱,却恨围庐遍处残。远别林花宜饱看,久忘乡味勉加餐。开春又策江南杖,敢诉频年行路难。”饱览了故土的油菜花,年逾四十岁的钱澄之,又拿起驰驱四方的拐杖,他的心不单单在家乡,更在故国。陌上花开,是情爱的春天,也是逐梦的季节。

钱澄之不会想到,在他晚年蛰居的射蛟台畔,若干年后,巨匠会集,桐城派揭竿而起,独领风骚二百余年。“嘉树结成帷,平田错如绣。异卉各敷芳,良苗争启秀。” (刘大櫆)“阳泽降时雨,卉木初萋萋。黄陨岂当时,片叶飞吾阶。” (姚鼐)桐城派文风倡导“雅洁”二字,就像春天里的油菜花,如斯青绿,如斯金黄,如斯幽香。它是平实素朴,又是简洁文雅,桐城派的美学,有香油之润、菜花之香。

2023年3月,我安步五一村的郊野,菜花高挑,麦苗颀秀,青山在看,大桥若虹,江北丘陵大地风和日热,彩旗招展,西游新唱,黄梅悠扬,第二届枞阳油菜花节正在慎重举行,令人不克不及不油然喟叹光阴似箭般的韶华春光。

“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是桐城派发源地传播数百年的古训。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一盏油灯前冷窗苦读,那时我尚不懂得光阴的贵重,但我懂得惜油。母亲舍不得多食一勺油,却舍得灌满一小瓶香油供我读书。一星灯火如豆,却翻开了一个光亮的将来。母亲是童养媳,1954年长江大堤破圩后,年仅十岁的母亲从圩区徒步走到一个名喊何家窊的村庄,和父亲一路配合支持起失往双亲的五口之家。一年年,母亲收获最早的是少许油料。儿时的一个薄暮,母亲擦黑回家,她想起荒坟头晾晒的油菜子还没有收,就急渐渐往收油菜。她抱起油菜,觉得胸口一阵冰冷凉的,赶紧放下菜子秆。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里,我瞥见一条火蛇,悠然游出簸箕,钻进麦地深处。那是一条被春风唤醒的赤链,让我牢服膺住了一个油菜花谢的春天。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与玉兰、海棠和国色天香比拟,油菜花在中国浩瀚的古典诗词园林里,更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村妇。她们在大地上驰驱忙碌。筹划着一代又一代永不褪色的家园。假设用一朵花来描述我的母亲,那天然是一株看似柔弱又无比坚韧的油菜。从隆冬起头,一粒粒细如微尘的油菜子撒播原野,生长出青青叶片,它们履历九九磨砺后,在初春率先披挂上阵,在冷雨中孕育、结籽,回馈人世最早的芬芳。油菜花的精神就是大地的精神,是母爱和慈恩,是不求索取、唯有付出。

正如乾隆所说,油菜花是一朵经世致用的花朵,在古老的枞川大地,一代又一代枞阳儿女让那种精神传承延绵,赓续不朽传奇的书写。

崇文重教是枞阳的荣耀传统。浮山中学门前的花海里,有人精心造造出“金榜落款”“旗开得胜”字样。油菜花怒放之时,恰是莘莘学子高考百日冲刺倒计时之日。教导家 房秩五先生兴办浮山中学, 黄镇将军于此执教, 王步文烈士曾在浮中开展过革命活动。将军题写的“浮山中学”四字苍劲如松石,朴实如菜花。百年来,浮山中学为祖国孕育的人才不可胜数,此中,仅院士就有 慈云桂、汪旭光、陆大道、王福生、曹建国。一所坐落田原的校园,堪称中国农村教导史上的奇葩,来自民间的喜悦像油菜花年年抽芽拔节。

展开全文

岱鳌山下的墨家老屋前,排闼可见油菜花在风中飘香。1938年, 墨光潜在成都写下一篇《花卉》:“在三月里你能够同时见到冬春夏三季的花。天然,最普及的花要算菜花。”余光中曾说过:“假设乡愁只要地道的间隔,而没有沧桑,那种乡愁是薄弱的。”在美学巨匠墨光潜眼里,油菜花既是童年伙伴,更是家国愁思。北大燕南院的矮围墙边,曾经总有一位老者,手拄手杖,怀捧鲜花,他不时将鲜花递给路过的年轻人。“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珠一升花。”在满地“六便士”的大街上,巨匠一心想让知美、懂美、爱漂亮的心代代传承下往。

我曾经就读过小学、初中的母校,现在恢复名称为宏实中学,我在教导胜地南通市看见过关于母校兴办者 李光炯先生办学理念的介绍,“实业振然后声宏”。教书育人、兴国图强是先贤孜孜以求的梦想。在枞桐公路路口的老桥村,屹立着桐城中学开创人 吴汝纶纪念馆。三月的春分时令,游子远行,留守白叟在乡野忙碌,小小的纪念馆默立于油菜花田一侧,宁静而孤单。

在1000多平方公里的枞川大地上,如许通俗的民间纪念馆越来越多,随意喊出一个名字,都足以炫亮史册: 左光斗、方以智、陈澹然、吴樾、施剑翘、章伯钧、何其巩……他们像春天的油菜花海,密密匝匝,绚烂于古老的枞川大地上。本世纪初,安徽省公布的100位汗青文化名人中,枞阳独占11位,实可谓上苍垂青那块“全国奇山川也”。

在 三国吕蒙古城的原址上,曾经鼓起过名为下枞阳的船埠小镇。古镇通江一隅,有一座双孔石桥,老桥被菜花和垂柳掩映,仍然是取景的好往处。据说那里是昔时 《渡江侦查记》片子的取景点之一。我在烟花三月的春分安步老桥,试图觅觅昔时的旧影。公元1949年4月21日,20万解放军渡江中线大军一举飞渡长江,掀开同一全中国的崭新篇章。上枞阳正大街的 陈氏宗祠,已列为全省重点文物庇护单元,陈列着渡江图片和文物。74年前的谷雨次日恰是油菜花谢、籽荚充沛之时,解放军的军鞋和农人乡亲的渔船恰是从油菜地动身,抵达彼岸。宗祠和老桥不会忘记阿谁枪炮隆隆的春天。

1965年,《渡江侦查记》《红灯记》的原创做者 沈默君来到枞阳,他栖身在离渡江中线批示部仅仅百米之远的蒲江宾馆。山清水秀的枞川大地以宽广的怀抱采用了他,那是沈氏之幸,也是枞阳之幸。2009年,沈默君末于圆了半个世纪的梦,他永久长逝于曾经定居14年之久的密意厚土。沈的戏剧中曾屡次呈现油灯和红灯意象,他一生逃逐红灯的光线,而他获恩深重的,却是枞川大地上菜油灯相伴的清寒光阴。它是一只扑向红灯的飞蛾,被一束束纯朴恬澹的油菜花挽救,他抉择在菜花深处安息,他的光线被一抔花土收躲,年年吐放。

1992年,25岁的 方洪波辞往铁饭碗,进进美的集团总裁办,当上一名内刊《美的报》的通信员。2002年,他成为美的集团董事长。2020年,美的成为中国度电企业第一股。50岁时,方洪波在年度阐发会投放过如许一句话:“曾经我无比衰老,现在却风华正茂。”谁能想到一个口吐华章的文人,同时又是一个执掌数千亿的儒商,是什么让他实现了如斯裂变?“闭门便是深山,读书到处净土。”在人生最困窘的时候,方洪波如斯认为。他的书架上,除了经济学、治理学图书,还摆放着《散文》《漫笔》《诗刊》,那些书“像潮湿的空气,唤吸着他们,灵魂会变得非分特别清爽。”在新一代枞商身上,我似乎看见江畔原野上的油菜,唤吸着别致潮湿的空气。一株油菜在冬季默默抽芽,历经风霜雪雨,开花结籽,承担千斤重负后,压榨成油,又从油升温裂酿成一团火。方洪波的裂变,是古老枞川大地文化的立异和成功,他是一面从传统中孕育改革的旗号。

在间隔 𠙶山万桥村庄不远的处所,一座现代化桥港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与世纪工程引江济淮齐头并进。江流汤汤,洪波涌荡,在油菜花的芳香里,大美枞阳像一轮晨风里的向阳,蒸蒸日上。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说明出处,侵权必究

做者简介

何愿斌枞阳镇人,安徽散文漫笔学会会员。做品在《散文诗世界》《奔腾》《中国应急治理报》《人民代表报》《湖北日报》《海南日报》等报刊颁发百余篇。

相约白梅,青鸟有信

来自白云岩:春天的邀请函

何双平|青鸟有信,三上云岩

墨爱春|再访白云岩

胡德华|在白云岩觅觅青鸟

三国华章
翩翩仙才 三国贵令郎曹植 汉服文化何往何从?他在汗青历程中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