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杜月笙:临终前烧毁欠条,引得家人不称心,却保全了子孙后代

杜月笙:临终前烧毁欠条,引得家人不称心,却保全了子孙后代

misa2 03-26 3次浏览 0条评论

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艺述史官方原创

1951年的盛夏,身处杜月笙宅邸中的众人,却只觉得阴冷。

此刻所有人都锁着眉、沉着脸,等候着屋内的动静。

“不好了!不好了……”一声惊唤突然传来。院内的人们也顾不得许多,赶紧涌进了屋内。

只见杜月笙面色灰败地躺在床上,口中不断喘着粗气,发出“嗬、嗬”的声音。

护士连忙取来强心针为他注射,却依然无济于事,只能眼看着他胸膛的起伏越来越微弱。

随着最后一丝气息的散往,一代枭雄杜月笙的人生,就此落幕。

杜月笙从“马仔”混到“一把手”的过程,可谓是一段传奇发家史。

出身贫冷的杜月笙,从小自然没受过什么教诲。由于性格顽劣喜爱赌博,舅舅就把他赶出了家门,只能来到繁华的上海滩混口饭食。

展开全文

刚开始,杜月笙还只是黄金荣手底下的“杂兵”,但他靠自己的胆识和手腕,慢慢地“做大做强”。

后来,他当上了赌场大老板,又成功营救黄金荣后,杜月笙终于成了“江湖”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925年,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了整个法国租界的鸦片经销市场。

这一年的杜月笙达到了身份地位的巅峰,彻底取代了黄金荣,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上海皇帝”。

杜月笙还不断扩大自己的人脉,有所往来的名人遍布各界,他的“投机主义”在交际场上展露无遗。

在杜月笙看来,蒋介石的“赢面”更大,所以他浩大的关系网上,少不了国军高官的身影。

当时杜月笙统领的“青帮”,也成了国军的“专用打手”,参与过多起破坏党组织的行动。

虽然如此,杜月笙为抗战做出的积极奉献,还是无法磨灭的。

抗日战争打响后,杜月笙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成立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并且亲自担任后援会主席。

在不久前,日本海军部部长还来特意拜谒过,开出了极其诱人的条件拉拢杜月笙。

上海沦陷后,日军又多次前来贿赂,杜月笙统统拒绝了。

杜月笙在抗战期间,运作着后援会为前线多次筹款、募集物资进行支援。

为了粉碎日军封锁长江的计划,杜月笙还不惜舍弃了自己名下的数艘船只。

他命令船员们将轮船开进江中凿沉,其他轮船公司也纷纷效仿。这样一来,日军暂时没法轻易进进,原本的计划泡了汤。

因此,杜月笙也认为自己在抗战中有大功,期看得到蒋介石的厚待。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国军的多次打压。

抗战已经胜利,租界也随之消失,国军自然不再需要帮派势力的支持。于是杜月笙也没有了利用价值,成了一枚“弃棋”。

昔日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上海皇帝”意识到,今非昔比,上海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眼看解放军的优势越来越大,杜月笙开始不安了起来。

1947年,杜月笙为了躲避国军打击移居香港,并且秘密会见了潘汉年。

他说自己可以为共产党接管上海“清路”,保证到时候不会有任何一个帮派分子捣乱。

相应地,也期看能得到共产党的宽大处理。

惋惜的是,杜月笙始终不敢信赖党组织会真的不计前嫌,哪怕有章士钊等人的劝导,他最终也没敢留在上海。

杜月笙病重时,曾找出了几十年来别人给他打的所有欠条。

家人以为是要他们别忘记追债,没想到杜月笙却点上火,将它们尽数烧成了灰烬,还嘱咐子女们不得追讨欠款:“大恩亦可变大仇”。

不得不说杜月笙看得通透,今时不同往日,此举正是为了保护家人们。

“我没期看了,但你们还有期看,中国还有期看。”女儿杜美如说,这是杜月笙往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由于各种纷争,他的遗体没能如愿魂回故里,而是被运往台北安葬。

时至今日,杜月笙的墓地已是杂草丛生,谁也看不出这里埋葬的曾是一代风云人物。一生传奇,却只剩下面朝上海的荒冢,和一缕思乡的孤魂罢了,不仅让人感叹:“是非成败转头空”。

灰烬传奇
宇文成都,一个痴情又无奈的男人 他是清朝的世界首富,资产达到2600万两,晚年却如此凄凉!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