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问政2023⑧丨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支持平台经济新发展

问政2023⑧丨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支持平台经济新发展

misa2 03-24 3次浏览 0条评论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依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工作重点之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下一步如何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话题摘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

继续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作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从2022年中心经济工作会议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一直在释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地质院院长何寄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挠手,是党和政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术抉择。

何寄华就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足够熟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领域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它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要害力量。二是强化数据、算法与算力等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突破。探索新型举国科研体制,在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算法、零知识证实等领域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培植大批科技领军人才。三是建设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据微颗粒度、高实时性、低迟滞和聪明决策为目的,攻克存储代价大、计算延迟高和复杂决策难三大技术挑战,促进数据流通交易。四是以数字技术增逼迫造能力,数字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把数字赋能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挠手,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深进推进“企业登云”,促进工业经济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打造高效安全的数字化给予链产业链。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术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适应平台经济发展法则,建立健全规则制度,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创新监管手段或准则,积极应对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挑战,明确法律监管红线,不断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宏看经济政策一致性,继续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何寄华说。

全国政协委员、甜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摘访时表达,加快平台经济发展,更好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着力点。

他意见,一是要健全完美规则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发扬平台经济效能,在“建好”上下功夫。厘清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收益权等权利,建设更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加强统筹协调,创新监管方式,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在保障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提高数字经济竞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大市场。

二是要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赋能经济转型发展,在“用好”上再发力。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巩固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智能终端产业,释放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足够激活数字经济创新动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摘访时表达,平台企业作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要害力量,应紧挠时代机遇,聚焦科技创新,积极投进下一代数字技术的布局和使用,足够激活数字经济创新动能。当前,行业发展企稳回升正处于要害时点,头部平台企业之间的重大待解纠纷,严重牵扯企业创新发展精力,国内案件的示范作用也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骚乱国家对外战术的主动性。国内企业应同心共济,谋求创新协作。

张连起意见,积极引导相关企业以闭门会议、指挥谈话等方式促进企业间沟通交流,尽早结束诉讼拉锯消耗,避免滥用行政资源、司法资源,引导企业将全部精力聚焦在科技创新和经营发展上,以良性竞争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重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积极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在接受本报记者摘访时表达,近年来,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术的意见》,对文化数字化发展的任务要求作出部署。同时,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术”。依据以上指挥精神,他认为可以将“文化数字化工程”作为“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术”有机组成部分。

以演出行业为例,安庭意见摘取以下主要举措。

一是与各大网络平台协作开展各类云演播。云演播、云展播是目前传统演艺行业“触电”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数字化能够提供的技术维度可以进一步拓展,在产业协作上可以进一步体现科技与文化跨界协同的作用。

二是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化发展探索的切进点。比如,上海市在《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夯实上海数智文旅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建立景区、文旅场馆的智能物联网络。这些都是对文化数字化工程的有益探索,可以加快妥善,特殊是注重探索、制定其中科技属性的中国准则。

三是试水区块链、元宇宙技术,探索发行NFT数字躲品。与云演播、聪明剧场建设等其他数字化发展探索相比,NFT数字躲品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也更契合未来互联网科技发展新趋势和“Z世代”年轻人的消费偏好。但作为一项创新技术使用,NFT在金融风险和政策监管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予以关注。

本公众号版权回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 问政2023①丨5%左右!今年预期增长目的提振发展信心

●问政2023②丨扩展消费“四问”

●问政2023③丨让居民收进增长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

●问政2023④丨民营企业树立了信心就会有担当

●问政2023⑤丨觅觅防风险治本之策

●问政2023⑥丨吸引外资如何保持“强磁力”

●问政2023⑦丨把创新“势能”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动能”

总 监 制 丨 王辉 王继续

监 制 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 ‍ ‍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

磁力链
方山:厚植“人才沃土” 打造“聪明引擎” 上高街道双轮驱动强质效,构建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